秉烛连床坐夜分,漏声和月度辕门。
重论幼稚多堪笑,细数交游半不存。
最好知心成白首,可能醒眼对金樽。
明朝又是梁园别,两地相思劳梦魂。

以下是对这首诗“郑州留别沈平之”的逐句解析:

  1. 第一句:“秉烛连床坐夜分,漏声和月度辕门。”
  • 诗句解释: 诗人与挚友沈平之共度良宵,两人秉烛夜谈至深夜,直到月亮透过辕门投射出清冷的光线。这里的“秉烛”形象地描绘了两位友人在月光下共同度过的时光,而“连床”则展现了他们亲密无间的关系。
  • 关键词注释: “秉烛”,意为手持蜡烛照明;“连床”,指同枕共眠或亲密无间的伴侣。
  • 赏析: 此句通过描述夜晚的温馨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体现了友情的深厚。
  1. 第二句:“重论幼稚多堪笑,细数交游半不存。”
  • 诗句解释: 在这次重逢中,二人回忆起过去的种种经历,其中不乏幼稚可笑的时刻,同时也感叹那些曾经交往密切的朋友如今已难以寻觅。
  • 关键词注释: “幼稚”,指的是年轻时的行为或者想法显得不成熟或可笑;“细数”,意味着仔细回忆或列举。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逝去友谊的怀旧之情。
  1. 第三句:“最好知心成白首,可能醒眼对金樽。”
  • 诗句解释: 诗人认为,最好的朋友最终会成为知己,彼此的心灵相通到老,甚至能够一起畅饮于金杯之中。
  • 关键词注释: “成白首”,意为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比喻长久的友谊;“醒眼”,形容酒后清醒的状态。
  • 赏析: 这一表达强调了真挚友情的持久性和深刻性,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1. 第四句:“明朝又是梁园别,两地相思劳梦魂。”
  • 诗句解释: 明天又将是离别之时,分别后的思念如影随形,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 关键词注释: “梁园”,古代地名,此处代指离别之地;“梦魂”,指梦中的思念。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当前的孤独感。
  1. 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特定夜晚的回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语言简洁而情感丰富,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