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阳和及蚤来,何须堤柳与江梅。
五更月落天鸡唱,更有城头画角催。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词的基本能力。

①“除夜”是旧时农历岁除之夜,即阴历年末的最后一天。古人有在除夕守岁的习惯,而“宿太原”则表示诗人在除夕之夜仍在外地,因而感到十分寒冷。

②“寄语阳和及蚤来,何须堤柳与江梅。”“阳和”即春光,“及蚤来”即早到。诗人说:“寄语春风和煦的阳光驱走严寒,请你早点到来。”为什么不用堤边的柳树和江边的梅花呢?因为作者此时正身在异乡,远离家乡,所以用柳枝和梅花寄托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③“五更月落天鸡唱,更有城头画角催。”“五更”指深夜,“月落天鸡唱”写时间是五更时分,这时月亮已经落到了地平线以下,天边传来雄鸡报晓的声音;“画角催”写城头上的画角声不断响起,催促人们早早起床迎接新年,这里的“催”“早”都表达了对新春的期待之意。

【答案】

(1)除夜宿太原寒甚——除夕夜住在外乡太原(或:除夕夜旅居异地)

寄语阳和及蚤来——寄语(向……诉说/告诉):请(让)春天的暖风提早吹到我的身边

何须堤柳与江梅——何需(不必)堤旁柳树与江边梅花作比喻(或:无需/不需)

(2)五更月落天鸡唱,更有城头画角催——五更时(半夜时分),月亮已落到山脚下,天空中传来雄鸡报晓的啼叫声;此时城楼上的号角声也接连不断地响起,催促着人们早早地起床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朝末年,作者当时正在北方辗转流离,除夕之夜,他在太原城外,彻夜难眠,于是写下了这首《除夜》。首句写除夕夜宿在异乡,天气寒冷;第二句以问句的形式写出了作者急切盼望春归的心情,希望阳春早日到来;第三、四句写五更时分,月光还未完全消失,天鸡就打鸣报晓;城头画角声响起,催促着人们早早起床迎接新年。全诗语言朴实流畅,意境深远清新,富有真情实感,是一首别具一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