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绕忠祠叹式微,草深昏国怨萋菲。
江流似恋夫君至,山木疑怀公子归。
渔父真能辞浊世,沧浪还可濯尘衣。
只怜一曲清湘水,不向西周抱渭矶。
这首诗是作者在汨罗江边,看着江水流动,想到楚国灭亡的史实,感叹屈原忠贞不屈的精神。
涉汨罗水作(译文:我来到了汨罗江边)
路绕忠祠叹式微,草深昏国怨萋菲。(注释:我绕过了忠祠,感叹国家已经衰败)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楚国灭亡的感慨。他看着周围的景物,想起了楚国曾经的强大,但是现在却已经衰败,国家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这里的“忠祠”指的是纪念忠君的人的祠堂,而“叹式微”则是感叹国家的衰败。
江流似恋夫君至,山木疑怀公子归。(注释:江水好像在恋念着你的归来,山木仿佛在思念你离开时的归途)
这句诗则描绘了作者对屈原的深深怀念之情。他认为江水就像在恋念着屈原的归来,山木则像是在思念着他离开时的归途。这里的“夫君”指的是屈原,而“公子”则是作者自己的代称,这里的“恋”和“思”都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渔父真能辞浊世,沧浪还可濯尘衣。(注释:渔夫真的能够摆脱浑浊的世界,还可以用沧浪水洗涤自己的衣服)
这句诗则赞美了渔夫的高尚品质。他认为渔夫能够远离浑浊的世界,用自己的双手来洗净自己的衣服,这是非常值得敬佩的。这里的“浊世”指的是浑浊的社会,“沧浪”则是渔夫使用的水洗,“濯尘衣”则是洗净自己的衣服。
只怜一曲清湘水,不向西周抱渭矶。(注释:我只怜惜那清澈的湘江水,却不羡慕西周的渭水矶)
这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湘江水的欣赏之情。他认为湘江的水是那么清澈,那么美丽,让人感到无比喜爱。而他却并不羡慕西周的渭水矶,因为他认为那里虽然美丽,但是太过于功利了。这里的“怜”和“羡”都是表达喜爱之情,但是“只”和“不”则表示了对比。
赏析: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汨罗江边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楚国灭亡的感慨以及对屈原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通过对渔父、江水、山木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