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中秋人共怜,况邀岩洞酒杯前。
楼台近映千家月,河汉遥开万里天。
玉署相看逢旧侣,瑶台何用问群仙。
已拚烂醉酬清赏,不惜虚槎挂斗边。
注释:
中秋云根亭次艮斋使君:此夜中秋,人们都感到怜悯,何况邀岩洞酒杯前。
楼台近映千家月,河汉遥开万里天:楼台靠近映照出千户人家的月亮,银河远远地展开像万里天空。
玉署相看逢旧侣,瑶台何用问群仙:与玉署的官员相遇,就像老朋友一样;在瑶台,何必去询问那众多的神仙。
已拚烂醉酬清赏,不惜虚槎挂斗边:已经喝得烂醉以表达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不吝惜使用虚幻的船只挂在北斗七星旁边。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节宴饮作诗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中秋人共怜,况邀岩洞酒杯前”描绘了中秋节夜晚的景象。诗人感叹人们在中秋之夜都感到怜悯,更何况是在岩洞里举杯畅饮呢。这一细节描写让人感受到了节日的温馨和人们的欢乐。
颔联“楼台近映千家月,河汉遥开万里天”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气氛。诗人通过楼台和银河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高楼大厦与万家灯火相互映衬,而遥远的银河则如同一条明亮的丝带横跨天际。这种画面让人感到既壮丽又宁静。
颈联“玉署相看逢旧侣,瑶台何用问群仙”则将读者的注意力转向了人物之间的交流。诗人与玉署官员相见如同老朋友一般亲昵,而在瑶台则无需向众神请教。这些细节描写展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和理解。
尾联“已拚烂醉酬清赏,不惜虚槎挂斗边”则是对整首诗情感的升华。诗人已经喝得烂醉如泥,但仍然愿意用酒来表达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他甚至不惜使用虚幻的船只挂在北斗七星旁边,以此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这种表现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豁达和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