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甸犹飞格斗尘,河关南望渺伤神。
虚传井邑青烽暗,苦忆庭帏白发新。
此去萱花欢献彩,莫攀桂树想藏身。
龙沙雁塞方多事,倚剑须思叱驭人。
【诗句】
海甸犹飞格斗尘,河关南望渺伤神。
虚传井邑青烽暗,苦忆庭帏白发新。
此去萱花欢献彩,莫攀桂树想藏身。
龙沙雁塞方多事,倚剑须思叱驭人。
【译文】
海上的战船仍奋力战斗着灰尘飞扬的海浪,黄河关口南边眺望令人心神飘渺。
虚传的家乡景色已经暗淡无光,苦苦思念家中庭院里的白发新丝。
这次分别后你将带着妻子儿女欢庆献花,不要攀附那些能隐藏身形的桂树。
龙沙和雁门、大散关这些边疆地带战事频发,手持佩剑必须深思如何驾驭局势之人。
【注释】
海甸:指大海之滨,海防前线。
格斗:奋勇战斗,拼杀。
河关:指黄河边的关隘。
河关南望:指在黄河边的关隘上遥望远方。
井邑:指乡村聚落。
青烽:青色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一种信号。
庭帏:指内室,也指家庭。
萱花:一种草本植物,其花朵可作食品。
献彩:指呈献贡品。
莫攀桂树:不要攀折高悬的桂枝(象征荣华富贵)。
龙沙雁塞:泛指边远荒凉之地,这里特指西北边疆。
多事:战事频繁。
倚剑:手执宝剑,表示自己有担当重任的能力。
叱驭人:驾驭他人的人,意谓要有作为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全太史回乡时所作。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的牵挂以及对国事的忧虑。
首句“海甸犹飞格斗尘”以海上的战船比喻友人,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在战场上的英勇奋战。次句“河关南望渺伤神”则通过遥望黄河关口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安危的深深担忧和思念之情。
颔联“虚传井邑青烽暗,苦忆庭帏白发新”中“虚传”一词既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归来时间的不确定,又暗示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严重破坏。而“庭帏白发新”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颈联“此去萱花欢献彩,莫攀桂树想藏身”中的“萱花”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和祝福,而“莫攀桂树”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尾联“龙沙雁塞方多事,倚剑须思叱驭人”中“龙沙雁塞”指的是边疆地区,诗人用它来象征国家的边疆形势,而“倚剑须思叱驭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和担当责任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