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家旧傍郢中台,二父声华动斗台。
岁月独惭元礼士,云霄向识仲容才。
花明滹北丝骢出,草绿湘西绣斧回。
四海风尘惊在目,公车皂牍几时开。

尔家旧傍郢中台,二父声华动斗台。岁月独惭元礼士,云霄向识仲容才。花明滹北丝骢出,草绿湘西绣斧回。四海风尘惊在目,公车皂牍几时开。

译文:
你的家族曾经靠近郢中台,两位父亲声誉显赫如北斗之台。岁月流逝,我深感惭愧未能成为像袁宏那样的名士,但云霄之间却曾见识过仲容的才华。滹北之地花开正盛,丝舚疾驱而出;湘西大地草木葱郁,绣斧轻舞归来。四海之内风尘滚滚,令人瞩目;不知何时才能再开公车,让那些皂色文书得以展开?

注释:

  • 尔家:你的家族
  • 旧傍:曾经靠近
  • 郢中台:郢中,地名,这里指代王侍御的家宅或家族所在地
  • 二父:指王侍御的父亲
  • 声华:声誉和才华
  • 斗台:形容声望很高
  • 独惭:深感惭愧
  • 元礼:东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德才兼备著称
  • 云霄:天空,比喻高远的境界
  • 仲容: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以贤能著称
  • 花明:形容花开得灿烂
  • 滹北:地名,滹沱河以北地区
  • 丝舚:古代的一种快速交通工具,用丝绳牵引的车辆
  • 草绿:形容草木茂盛
  • 公车:古代官员出行乘坐的马车
  • 皂牍:指书写公文用的黑色笔筒,象征官方文书
  • 几时:什么时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借代的手法,表达了对王侍御赴任南台因便还省的祝贺之情。首句“尔家旧傍郢中台”即点明了王侍御家族与郢中台的历史渊源,暗示其家族的荣耀与地位。接着两句“二父声华动斗台”则进一步强调了王侍御家族的卓越才华和崇高声望。第三句“岁月独惭元礼士”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能力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王侍御的敬仰之情。第四句“云霄向识仲容才”则是诗人对王侍御的高度赞誉,认为其才华横溢,如同仲容那样杰出。最后两句“花明滹北丝骢出,草绿湘西绣斧回”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王侍御出行时的壮丽景象。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王侍御的赞美之情,也有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