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节西驰指孟津,桃花柳叶炫深春。
嵩云并引朱旄丽,洛日遥辉彩服新。
茅鬯缩庭将汉典,桐圭建国感周亲。
应知蔡仲光前德,不负天王大训陈。
【注释】
玉节:指朝廷颁发的符节,借指皇帝的命令。孟津:在河南省,是古代洛阳的东面要塞。嵩云并引:指皇帝的车驾从嵩山出发,云雾随着车驾一起升起。朱旄丽:指旌旗上的龙凤和云彩相辉映。茅鬯缩庭:指王佐将朝廷的典章制度带到边疆,使边疆安定。
蔡仲光:春秋时蔡国的贤人蔡仲,因辅佐周武王而闻名于世。天王:指周天子。大训陈:意即“明训昭示”。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天宝十二载(754)春,送王佐之行人使徽府因便省觐事。诗人通过咏史抒怀,赞颂王佐的贤德及对朝廷的忠诚,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忠贞不渝。
首联“玉节西驰指孟津,桃花柳叶炫深春。”写王佐奉命出使,皇帝命他乘驿车前往边陲要地,一路上春风拂面。“玉节”指符节;“玉节西驰”,指王佐奉诏赴任,其使命之重可知。“指孟津”,地名,在今河南孟县西南。“桃花柳叶炫深春”二句,写王佐所经之地,正值春天,桃花盛开,杨柳吐翠,一派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第二联“嵩云并引朱旄丽,洛日遥辉彩服新。”写王佐到任后,以国政为己任,勤勉治政,为政清廉。“嵩云并引”,比喻王佐如嵩山一样高峻,为朝廷树立起一座巍峨的高山。朱旄,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旗杆。这里用“朱旄”喻指王佐所持的朝廷符节,言其权位之高。“洛日”,指太阳。“洛日遥辉彩服新”,意思是说王佐身着朝服,威仪庄重,如同太阳一样辉煌,光彩照人,令人瞩目。“彩服新”三字,既点出了王佐所服之衣的颜色鲜艳,又表明了王佐所服之衣质地优良,质地上乘。
第三联“茅鬯缩庭将汉典,桐圭建国感周亲。”承第二联而来,进一步描绘王佐治政有方。“茅鬯缩庭”四字,出自《尚书·酒诰》。“茅鬯”,“茅柴”之意。“缩庭”指王佐将国家的典籍整理好,使之有条不紊。“茅鬯缩庭”四字,既表现了王佐的政绩卓著、治绩显著,又表现了王佐的谦逊有礼。“桐圭”,即“桐珪”,“桐珪制”指封禅仪式中用以祭天的木制礼器。“建国”,指治理国家。王佐在治理国家方面也颇有建树,因此才有“建国”之功。“感周亲”三字,则说明王佐治国有方,深受周王朝的信任和赏识。
第四联“应知蔡仲光前德,不负天王大训陈。”结韵两句,既是对王佐的赞美,也是对朝廷的劝诫。“蔡仲光前德”一句,引用春秋时期蔡国贤人蔡仲的故事;“不负天王大训陈”一句,则是对王佐的勉励。这两句既是对王佐的褒奖与劝勉,也是对朝廷的提醒与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