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茅西下华阳路,石磴幽花好自开。
令尹青牛何处觅,仙人白鹄几时来。
星文半夜垂银阙,云气中天捧玉台。
千古骑龙谣独忆,欲从沧海问蓬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考核内容宽泛,包括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但每个考点的考核侧重点不同:形象主要考核描写手法;语言主要考核用词炼句能力;表达技巧考核结构、表现力等。此诗首联“石磴幽花好自开”“青牛何处觅”,颔联“仙人白鹄几时来”“中天捧玉台”;颈联“星文半夜垂银阙”“欲从沧海问蓬莱”是说神仙在天上飞来飞去,诗人想跟随他们去仙境。尾联写神仙已不在人间,只能空怀仙感。全诗运用了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大茅宫的神秘和美丽。
【答案】
译文:
大茅宫西边下华阳路,石阶旁开有幽美的花朵。
令尹青牛哪里去找,仙人驾着白鹄什么时候来到?
银汉之上,星斗像夜幕一样垂下,白云间仿佛捧托着玉台。
自古以来骑龙谣曲独忆,想追随海神去问蓬莱。
赏析:
《自大茅宫入上下二宫缅然有怀仙之感书似句樊令及文学胡子》是唐代诗人王绩创作的一首七律。这首诗是作者游历大茅宫后,由所见所闻而引发出来的遐想。诗人想象自己能跟随仙人乘龙遨游四海,驰骋于云霄之间,与仙人共商长生不老之术,这既反映了他追求精神解放的愿望,也表现了他对于道教神仙传说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他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