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烟尘渐息惊,闽中隼射化蚕耕。
青衿弦诵沿郊有,白屋童冠着处迎。
晓馆微风开帙轴,春堂细雨偃匏笙。
试探皓首横经者,谁解铿然舍瑟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描述了他送别蔡郎中去闽中任提学的情景。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蔡郎中的深深祝愿。
“海上烟尘渐息惊”这句描绘了海上战争逐渐平息的景象,暗示着和平的到来。这里的“烟尘”象征着战乱,而“渐息惊”则表示战争的结束,带来了和平的希望。
“闽中隼射化蚕耕”这句则描绘了福建地区的变迁。原本的“隼”(猛禽)现在被“蚕耕”所取代,意味着这里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变化。这里的“隼”象征着战争,而“蚕耕”则代表着和平与生产。
“青衿弦诵沿郊有,白屋童冠着处迎”两句则是描绘了福建地区的生活场景。在这里,“青衿”指的是年轻人,他们“弦诵”(指读书)的声音沿着乡间小路传遍,而“白屋”则是指普通百姓家,他们的孩子“童冠”(即童子)随处可见。这两句诗描绘了福建地区繁荣、安定的生活场景。
“晓馆微风开帙轴,春堂细雨偃匏笙”两句则描绘了福建地区清晨的景象。清晨,微风轻轻吹开书卷,人们开始学习;而在春堂里,细雨轻轻落下,人们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这两句诗描绘了福建地区清新、宁静的生活气息。
“试探皓首横经者,谁解铿然舍瑟情”两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蔡郎中的期望。他希望蔡郎中能成为一位有学问、有品德的人,能够在福建这片土地上施展才华,为百姓谋福祉。这里的“试探”表示观察、考察,而“铿然舍瑟情”则表示舍弃世俗的纷扰,追求真理的决心。
这首诗通过描绘福建地区的和平景象、繁荣生活、清新气息以及对蔡郎中的期望,展现了作者对和平、文化、教育的重视以及对社会进步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