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胡儿,女胡女,女嫁胡儿娶胡妇。唯有老身从汉来,椎结毡裘作胡语。
当时从驾土木间,匈奴驱我不得还。朝看鹞儿岭,暮宿木叶山。
昔闻青冢今始睹,几过苏卿持节处。胡风猎猎胡霜飞,听罢胡笳泪如注。
胡中洵乐汉自亲,呼韩犹作南朝宾。款关不用通事语,三十年前我汉人。
奉天殿前拜天子,封爵归来认邻里。南街北巷争聚观,家人见我还惊起。
男袭冠裳女绣襦,今日汉入昨日胡。回思李陵并卫律,漠北高坟空突兀。

胡人归朝歌

儿胡儿,女胡女,女嫁胡儿娶胡妇。只有老身从汉来,椎结毡裘作胡语。

注释:孩子们,孩子们,女子嫁给胡人男子,男子娶娶胡妇女子。只有我这个老人从汉朝而来,头戴毡帽身穿皮衣学习胡语。

赏析:此诗描绘了汉代胡人和汉人之间的婚恋生活。诗人通过描绘男女之间的交往,展现了汉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和民族融合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异族婚姻的态度,既有接受也有排斥。

当时从驾土木间,匈奴驱我不得还。朝看鹞儿岭,暮宿木叶山。
昔闻青冢今始睹,几过苏卿持节处。胡风猎猎胡霜飞,听罢胡笳泪如注。
注释:当时随从皇帝车驾在土木之间奔驰,匈奴却驱赶我们不能返回。早上观看鹞儿岭,晚上住宿在木叶山下。我过去听说的青冢现在终于看到了,曾经经过苏卿持节的地方。胡风吹起猎猎作响,胡地的寒冷让空气中带着霜气飘散,听着胡人的笳声让我泪水如注。
赏析:此段描述了汉代与匈奴的战争中,汉族人民不得不四处逃散的情况。诗人以“朝看鹞儿岭,暮宿木叶山”描绘出战争带来的混乱和人民的困苦。而“听罢胡笳泪如注”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对家乡的思念。

胡中洵乐汉自亲,呼韩犹作南朝宾。款关不用通事语,三十年前我汉人。
注释:胡中的生活确实快乐,但汉朝的人们更加亲近彼此。呼韩邪单于仍然是南匈奴的首领。我们不需要通过翻译就能相互交流,三十年前我还是一个汉人。
赏析:此句揭示了当时胡汉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尽管语言不通,但通过其他方式,如手势、表情等,人们也能进行有效的交流。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奉天殿前拜天子,封爵归来认邻里。南街北巷争聚观,家人见我还惊起。
男袭冠裳女绣襦,今日汉入昨日胡。回思李陵并卫律,漠北高坟空突兀。
注释:在奉天殿前向天子行大礼,封爵回来后认出了邻居们。在南街北巷都能看到人们在围观,当家人看到我时都惊讶地站起来。我穿着男装,妻子穿着女服,如今我已经回到了从前的胡人生活中。回想起李陵和卫律的故事,我在漠北的高地上建起了一座坟墓,那里空空荡荡,仿佛什么都没有留下。
赏析:此段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乡后的生活变化。他的身份从汉人变成了胡人,但他仍然保持着对过去的怀念和思考。通过对过去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胡汉之间的交流和文化融合,展现了汉代社会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同时,诗歌中的情感和思想也让我们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