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文匕首不离身,马踏长安市里尘。
重过杨家旧亭子,深悲侯氏老门人。
朱栏易主花无色,青眼逢君酒可亲。
同是中郎琴畔客,一般憔悴各沾巾。

鱼文匕首不离身,马踏长安市里尘。——王稚登《袁相国故居访李孝甫太仆》

在这首诗中,王稚登通过其精湛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明代长安城的生动画面。首联“鱼文匕首不离身,马踏长安市里尘。”,以匕首为象征,暗示了诗人面对的险恶环境,同时也反映了长安城的繁忙与喧嚣。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再次回到长安城,“重过杨家旧亭子,深悲侯氏老门人。” 这里,通过对杨家旧亭和侯氏老门人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无限怀念和对逝去生命的深深悲痛。“朱栏易主花无色,青眼逢君酒可亲。” 诗人用色彩的变化比喻世事的无常,而“青眼逢君酒可亲”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深情厚意,即使在分别之后,仍不忘旧情。

最后两句“同是中郎琴畔客,一般憔悴各沾巾。”则是对两人相似命运的感慨。无论是中郎还是诗人,都经历了人生的坎坷,最终都以泪洗面。这种对人生苦难的深刻体察和对友情的珍视,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访问,而是一次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碰撞。

王稚登的《袁相国故居访李孝甫太仆》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更是对人性、友谊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