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寻春春尚迟,东风空自向人吹。
燕王城里千株柳,寒食来看未有丝。
诗句译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暮春时节,长安(今西安)这座都城到处飞舞着柳絮和落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这天,东风轻拂着皇家花园里的柳枝,使其显得更加婀娜多姿。
日暮汉宫传蜡烛:傍晚时分,宫廷内忙着传送用榆柳之火制作的蜡烛,以示恩宠。
轻烟散入五侯家:袅袅的炊烟飘散到天子的宠臣家中,象征着皇恩浩荡。
无烟火无心思:由于贫困的生活常常三餐不济,不见炉灶烟火,不禁也无火,因此心情也变得有些低落,无心过节。
谁言寸草心:他乡寒食远堪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在外漂泊的孤独感。
无端嫁得金龟婿: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通过对比自己与古代贤士子推的命运,表达了对命运多舛的感慨。
诗歌原文:
春城(即长安),是唐代的都城。这首诗写的是唐代诗人韩翃的所见所感。在《寒食》中,韩翃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寒食节时的长安城图景。
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描绘了暮春时长安城处处飞花的美丽景象。这里“春城”指的是暮春时的长安城,整个城市如同被春天的气息所笼罩,到处都是飞舞的柳絮和落花。这一句不仅写出了春天的美丽,也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忙与繁华。
次句“寒食东风御柳斜”,进一步描述了寒食节时的景象。寒食节是唐代的一种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禁火三天,只吃冷食。而东风则吹拂着皇宫中的柳树,使它们显得更加婀娜多姿。这一句不仅写出了寒食节的特殊氛围,也展现了长安城的独特风情。
第三句“日暮汉宫传蜡烛”,则是描绘了傍晚时分宫廷内传蜡烛的场景。这里的“汉宫”指的是唐朝皇宫,皇帝为了赏赐给近臣们,特地传出了用榆柳之火制作的蜡烛。这一句不仅写出了宫廷内的热闹场景,也展示了皇权的尊贵与威严。
第四句“轻烟散入五侯家”,则是描绘了烟雾散入王侯贵戚之家的景象。这里的“五侯”指的是汉朝成帝时期的五位王侯,他们因其特殊的地位而受到特别的宠爱。这一句通过烟雾散去的情景,暗示了宫廷内的奢靡与腐败。
最后两句“无烟火无心思”,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贫困生活的无奈与感慨。由于贫困的生活常常三餐不济,不见炉灶烟火,不禁也无火,因此心情也变得有些低落,无心过节。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全诗通过对春城、寒食节、宫廷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唐代都城的繁荣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贫困生活的无奈与感慨。通过对比自己与古代贤士子推的命运,进一步强调了人生境遇的差异与悲哀。同时,诗人也在诗中寄予了自己深厚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