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垂江上瘴云飞,也听莲舟挝鼓归。
炎海蛟龙吞楚客,绿云烟水吊湘妃。
故园蒲草空盈把,过岭笳声尚合围。
哀些远凭清思抑,目前殊觉解人稀。

五日小饮兼五舟中寄人时两上书忤时相俟谴命故及之

垂垂江上瘴云飞,也听莲舟挝鼓归。

炎海蛟龙吞楚客,绿云烟水吊湘妃。

故园蒲草空盈把,过岭笳声尚合围。

哀些远凭清思抑,目前殊觉解人稀。

注释:

  1. 垂垂:形容江上的云雾缭绕不断。
  2. 也听:也听得见的意思。莲舟:一种船的别名。
  3. 炎海:指南方热湿的地方。蛟龙:传说中能发洪水、兴风浪的龙。吞楚客:屈原被贬为楚怀王使臣后,楚国人称他为“屈子”,所以这里指屈原投江自尽。
  4. 绿云烟水吊湘妃:湘妃是舜的妻子娥皇和女英,她们在洞庭湖哭泣,眼泪变成湘水,因此湘水又称泪泉。湘妃:指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
  5. 蒲草:指蒲苇。古代诗人常以“蒲草”来比喻自己或友人的穷困潦倒。
  6. 过岭:经过山岭。笳声:胡笳音乐。合围:围住或包围。
  7. 哀些:哀伤的样子。远凭:远望凭吊。清思:清澈的思想感情。抑:抑制。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因自称“杜陵布衣”。他的诗歌以其深厚的情感、严谨的结构和优美的语言而著称,被誉为”诗史”。这首诗是杜甫在南郑时期所作,反映了当时战争动乱和政治腐败的社会现实。
    首联“垂垂江上瘴云飞,也听莲舟挝鼓归。”描绘了一幅长江上云雾缭绕、战鼓轰鸣的场景。这里的“垂垂”形容江上的云雾像一条条长蛇,不断涌动。“也听莲舟挝鼓归”,则形象地表现了战船归来时的紧张气氛和士兵们高昂的精神风貌。
    颔联“炎海蛟龙吞楚客,绿云烟水吊湘妃。”承接上联,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剧色彩。这里的“炎海”象征着南方炎热潮湿的地方,“蛟龙”则是指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屈原在《离骚》中曾写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吞楚客”则暗指屈原投江自尽的历史事件。“绿云烟水吊湘妃”则通过想象屈原的魂魄在湘江边徘徊,寄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
    颈联“故园蒲草空盈把,过岭笳声尚合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故园”指的是杜甫曾经生活过的长安一带,那里的草木丰茂,鸟语花香;而如今却荒凉破败,只有蒲草在风中摇曳。“过岭笳声尚合围”则通过想象战争结束后人们欢聚一堂的情景,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尾联“哀些远凭清思抑,目前殊觉解人稀。”则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感慨和思考。这里的“哀些”表示诗人心情的悲伤和凄凉;“远凭”、“清思”、“抑”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困惑;最后一句“目前殊觉解人稀”则揭示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和表达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状况,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