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节生须抱璧还,降笺谁捧尺封闲。
沧波淮海东流水,风雨扬州北固山。
鹃血春啼悲蜀鸟,鸡鸣夜乱度秦关。
琼花堂上三生路,已滴燕台颈血殷。
诗句解析:
- 绛节生须抱璧还,降笺谁捧尺封闲。
- 绛节生须:指皇帝或高官的服饰。绛色通常在古代代表尊贵和权威。”生须”可能意味着这位官员刚被赐予了新的官位或使命。
- 抱璧还:意为归还宝物。这可能指的是官员将一块宝玉(象征国家的宝物)带回。
- 降笺:指皇帝或统治者发布的文书。
- 谁捧尺封闲:询问谁可以安全地持有并封印这份文书,暗示这份文书的重要性和敏感性。
- 沧波淮海东流水,风雨扬州北固山。
- 沧波淮海:黄河和大海,这里用来形容广阔的水域和辽阔的地理范围。
- 东流水:向东流动的水,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 风雨扬州:扬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历史上曾多次经历战乱,所以这里的“风雨”可能象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沧桑或战争的苦难。
- 北固山:位于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顶,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历史上也曾多次成为战场,因此“北固山”也可能象征历史的重要位置或重要的战略地点。
- 鹃血春啼悲蜀鸟,鸡鸣夜乱度秦关。
- 鹃血:通常用来象征悲伤和死亡,杜鹃鸟的啼哭声被认为是凄凉而悲哀的。
- 春啼悲蜀鸟:春天的啼哭声中带有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声音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哀愁。
- 鸡鸣夜乱度秦关:描述了在鸡叫的时候仍然在混乱中度过难关的情景,可能是形容战事或困境中的艰难困苦。
- 琼花堂上三生路,已滴燕台颈血殷。
- 琼花:通常指珍贵的花卉,这里可能有象征纯洁或美好的含义。
- 三生路:表示前生、今生和来世的道路,也暗示了生命的延续和轮回。
- 燕台颈血殷:可能是指战场上士兵牺牲的情形,燕台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颈血则可能指士兵牺牲时流下的鲜血。
译文:
绛色的官服里藏着一块玉璧被归还,谁能安全地拿着这份文书?广阔的黄河和大海向东流水,历经风雨的扬州北固山。杜鹃鸟的血在春天里啼哭,表达着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鸡鸣时分的夜里依然充满混乱,渡过难关。在琼花堂上,有三条生命的道路通向未来,但燕台之上的颈血已经流淌得鲜红而殷切。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一个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世界。诗中的“绛节生须”、“沧波淮海”、“风雨扬州”等意象,不仅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战争的描述,表达了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