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笑古古笑今,笑将在口或在心。
携杖穿云云不惹,褰衣涉水水何深。
他人有梦难代说,夜半索枕自幽寻。
莫拟船山如布谷,斜阳高树认归禽。
【解析】
此诗为作者与友人同游的即景之作。首二句,以今人笑古和古笑今作对,说明古今之不同。中间二句,写诗人携杖穿云不惹事,褰衣涉水不知深的闲适情态。后两句,写他人有梦难代说,夜半索枕自幽寻的孤寂心情,以及莫拟船山如布谷,斜阳高树认归禽的自喻。“布谷”“归禽”,都是比喻诗人自己的心声、心愿。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同游时即兴而作的即景之作。前两联写诗人与友人同游时的悠然闲适之情;后两联写诗人在独处时所思所感,抒发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之感。全诗意境清新,语言自然。
第一联:“今人笑古古笑今。”意思是:今天的人嘲笑古人,古人又嘲笑今天的人们。这一句中,两个“笑”字一先一后,一主一客,相互映照,既写出了时间的推移,也写出了人们观念的变化。
第二联:“携杖穿云云不惹,褰衣涉水水何深。”意思是:我手持拐杖漫步云端却无所畏惧,我撩起衣服涉水而行,河水却很深。这两句中,“携杖”“褰衣”都写人的活动,“穿云”“涉水”则写人的心境,“不惹”“何深”则写人的行为和感受。
第三联:“他人有梦难代说,夜半索枕自幽寻。”意思是:别人有自己的梦想难以代替诉说,夜里半夜醒来独自寻找心灵的归宿。这一句中,“代说”“幽寻”分别写他人和自己的行为。
第四联:“莫拟船山如布谷,斜阳高树认归禽。”意思是:不要学那布谷鸟鸣叫不停,在夕阳西下时,高高的树林里,我仿佛看到了鸟儿飞回巢穴的身影。这一句中,“莫拟”“斜阳”“高树”分别写诗人自己的态度、行为和所见。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