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钻死於陵李,弥子分残曼倩桃。
花鸟新来皆命薄,蛇龙此日足功高。
蕉边梦亦争秦鹿,槐下魂犹嗾晋獒。
只遣狂夫添白眼,摊钱三峡狎奔涛。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第一句:“王戎钻死於陵李,弥子分残曼倩桃。”
- 这句诗描述了两位历史人物与桃树之间的互动。王戎(字茂弘)因痴迷于桃核而被称为“钻死”,而弥子瑕则因其贪恋曼倩之桃而闻名。
- “於陵”和“曼倩”都是古代地名,反映了诗人在引用历史典故时所采用的地理和文化背景。
- 通过这些典故,诗人展现了古人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深厚情感及其在个人生活中的影响。
- 第二句:花鸟新来皆命薄,蛇龙此日足功高。”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物命运的感慨。花鸟等生命体似乎都面临着不幸运的命运转折,但同时蛇龙却因今日的努力而显得功高。
- “命薄”和“足功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成就。
- 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事无常和努力成功的深刻理解。
- 第三句:蕉边梦亦争秦鹿,槐下魂犹嗾晋獒。
- 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梦境中,人们争相争夺象征财富的秦地(指陕西一带)的鹿;而在现实世界中,人们的魂魄仍然像驱使晋地的獒犬一样勇猛。
- 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和执着。
- 这不仅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一种展现,也是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一种致敬。
- 第四句:只遣狂夫添白眼,摊钱三峡狎奔涛。
- 这句话反映了社会现实中人们对于金钱和物质的过度追求。狂夫(指行为放纵的人)因金钱问题而增加不必要的争执和矛盾。
- “摊钱三峡”暗喻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纷争和冲突,而“狎奔涛”则暗示着对这些纷争的轻视和戏虐态度。
- 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盲目性。
- 第五句:赏析: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生动的自然描写以及深刻的哲理思考,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思想体系。它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经历的抒发,更是对人类文化、自然和社会关系的综合探讨。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既具有形象性,又富有哲理性。
-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代生活的反思相结合,诗歌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尊崇以及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
- 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和赞美,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展望。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韧和乐观,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
-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耳目一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发。
《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二》是一首充满智慧和哲思的作品,通过历史的典故、自然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也为读者带来了一场思想与情感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