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见关中客,无心理筑哀。
徵书昨夜到,不待曙光催。
【注释】
筑:筑城,指为筑城而劳作。关中:今陕西一带。徵书:朝廷的征兵文告。催:催促,催逼。
【译文】
每次见到关中的客子,心里都无端地感到悲哀。征召入伍的文书昨天送到,不用等到天亮就被迫出发去征召了。
【赏析】
宋子主人送高渐离入秦,是李白在长安时的事情。《送宋中君归东山》诗中就有:“我欲从云游,击鞭赋《相如》,感彼桑林人,闻风坐相泣。”可见当时他与宋中君有深厚友情。这首诗就是赠别时的一首五言古诗。
首句“每见关中客”,点题。关中是唐王朝的发祥之地,也是唐代诗人的故乡,李白在这里结识了许多好友。次句写关中客人,内心悲怆。关中多战乱,百姓饱受其苦;又因安史之乱,关中大部被吐蕃占领,许多中原士子纷纷逃难到长安等地避难,所以李白对关中客子总是怀有同情之心。“无心理筑哀”一句正透露出诗人的这种心情。
三、四句写征召令到达的情景。征召令是朝廷的正式通知,上面写明了征兵的缘由,并要求立即起程奔赴前线。“征书昨夜到”即指此事,而“不待曙光催”表明征召令已下达,不必再等待什么,于是便匆匆起行了。这两句既写出战事紧急,又写出征夫急于奔赴战场的心情。
此诗用典贴切,叙事简洁明快。全诗一气呵成,语言流畅自然,毫无雕琢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