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认得真,吉凶无据自无情。
鹊声纵好非归计,塞耳春风第一声。

诗句原文:

三十年来认得真,吉凶无据自无情。
鹊声纵好非归计,塞耳春风第一声。

注释译文:

  • 三十年来认得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经过长时间观察和思考后,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有了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真切的、可靠的。
  • 吉凶无据自无情:这一句意味着无论事物是吉是凶,其本质和真实情况并不依赖于外界的评价或预测,它本身具有一种独立而真实的存在。这里的“吉凶”可以理解为事物的结果或命运,而“无据”则强调了这种结果或命运的不可知性。
  • 鹊声纵好非归计:这一句描述了一种情境,即虽然听到喜鹊的声音(通常与春天的到来相关)让人心生喜悦,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归家的好时机。这里可能隐含着对某种诱惑或诱惑的抵抗,或者对某种美好但可能带来麻烦的事物的警惕。
  • 塞耳春风第一声:这一句使用了“塞耳”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封闭自己听觉的场景,可能是为了屏蔽某些不愉快的声音或消息。同时,这也表达了对春天的第一声呼唤的重视,春天的到来总是伴随着新的变化和希望。而“春风第一声”强调了春天的特点,即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夫之的作品,通过对枯木、寒鸦、春声等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多年的观察和体验,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强调了事物的真实性和独立性。诗中的“鹊声纵好非归计”,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中各种诱惑和干扰的警觉和抵制,以及对内心平静和纯粹状态的追求。最后两句,诗人用“塞耳春风第一声”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在面对新的开始和机会时,需要保持谨慎和清醒的头脑。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内涵丰富,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