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静应知动不消,冰霜雷雨总清霄。
吹镫灭影形还在,炯炯三更伴寂寥。

【注释】

真静:即真静境,道家语。指一种超脱尘世纷扰、心境宁静的境界。应知:应当知道。动不消:运动不息,永无止息。冰霜雷雨:比喻清高纯洁的品德。总清霄:永远处在清高洁净的境地。吹镫(dēnɡ)灭影:指灯盏被风吹灭,影子随之消失的情景。形还在:指灯盏虽然熄灭,但影子依然留在墙上,形象依旧存在。炯(jiǒnɡ)炯三更:形容灯光明亮,犹如三更时分。伴寂寥:陪伴寂寞冷清的环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写一幅“读经图”。诗人通过描绘一幅读书图的画面,赞美其主人翁的高尚品德、精神境界和对知识的渴求。全诗语言朴实,含义深刻。

“真静应知动不消,冰霜雷雨总清霄。”这两句诗以“真静”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人高尚品格的赞扬之情。在这幅读书图中,主人翁坐在书案前专心致志地阅读着经文,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幽绝俗的世界,他的心灵与外界的一切干扰都隔绝了,只有知识的力量能够让他超越一切障碍,达到真正的心灵自由之境。这里的“动不消”是指读书人的精神世界永不停歇,他的求知欲望永无止境,永远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他的这种精神境界,就像是冰雪一样纯洁无暇,像是雷电风暴一样威猛强大,无论多么艰难困苦的环境,都无法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吹镫灭影形还在,炯炯三更伴寂寥。”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读书人的精神状态。当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点起灯火,照亮了自己的书本,这时他的形体虽然消失在黑暗之中,但他的精神却仍然闪耀着明亮的光辉,仿佛从未离开过这个世界。在这幅读书图中,读书人正静静地坐着,他的身影虽然随着灯火的摇曳而变得模糊不清,但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过手中的书卷,仿佛在陪伴着自己度过一个又一个孤独寒冷的夜晚。他的这种执着追求,就像是在寂静的黑夜中发出的一道道明亮的光芒,为周围的环境增添了一丝温馨与和谐。

这首诗通过对一幅读书图的描绘,展现了主人翁那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他对知识的追求。诗中的读书人虽然身处一个寂静的环境,但他的内心却是充满了热情与活力。他的精神世界是如此丰富而深邃,以至于即使在最黑暗的夜晚,他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这首诗也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该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