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魂不死空明外,秋水秋云总似花。
直待江春问消息,痴拈袜线觅袈裟。
追和王百谷梅花绝句十首元魂不死空明外,秋水秋云总似花。
直待江春问消息,痴拈袜线觅袈裟。
注释:
元魂:指诗人自己。元:同“原”,本。
空明外:天空之外。
秋水秋云:形容秋天的景象,如水般清澈的秋色,如云般洁白的天空。
总似花:仿佛是花朵。
江春:指春天的江水。
消息:消息,音信,这里指春天到来的消息。
痴拈袜线(niè xiān)觅袈裟:形容人因思念某人而发呆,好像在寻找某种东西一样。袜线即丝袜,常用于绣佛或佛像等。袈裟,又称“僧服”。佛教和尚所穿的一种长袍。
赏析:
这是一首追和王百谷的咏梅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王百谷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描绘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首联“元魂不死空明外,秋水秋云总似花。”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以“元魂”自喻,表示自己虽然已经离世,但灵魂仍然活跃在天地之间。他看到秋天的景色,感叹自己的生命如同秋水秋云一般短暂而美丽。这里的“秋水秋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总似花”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留恋。
颔联“直待江春问消息,痴拈袜线觅袈裟。”则是表达了诗人对王百谷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说,他一直在等待春天的到来,希望听到关于王百谷的消息。然而,当他终于等到春天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无法找到王百谷的身影。这时,他不禁想起王百谷曾说过的话:“我就像一根袜子上的线,总是在寻找着什么。”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王百谷的思念之情,也揭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以咏梅为引子,通过对梅花和王百谷的回忆与思念来展开叙述。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既有形象的画面感又富有深刻的内涵。同时,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读后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