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沧波兴,挂席奖微向。
荔棹戒晨征,葑田果迎望。
山尽时远飘,川分故微漾。
星河摇碧缀,天气复青荡。
寄身良已孤,行吟空自壮。
万端散纷诡,吾道有兴丧。
无取笑支离,徒滋罥禽尚。
繁虑本物先,冥欢辍想像。
迟尔海鸿飞,明珠怀佳贶。
【解析】
此诗是诗人于公元748年(唐天宝七年)春,游历岭南时所作。
首联“昔闻沧波兴,挂席奖微向。 ”意思是说:以前听到沧海的波澜声就想到它兴起的壮阔景象。“沧波”,即沧海;这句的意思是说以前听说沧海的波涛声就想到了它的兴起,这里用典,意在说明诗人对南海诸岛的向往之情。“挂席”,船名,这里指泛舟南海的船只;“奖微向”,即表彰、赞扬。
颔联“荔棹戒晨征,葑田果迎望。”意思是说:早晨起来,划着船桨准备出发,看见葑田,就像看到故乡一样。葑田,这里指种植水草的田地;“果”,动词,好像的意思;“迎望”即盼望。这两句写的是游子清晨早起乘船出行的情景,以及他看到家乡的景物而产生的思乡之情,与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有异曲同工之妙。
颈联“山尽时远飘,川分故微漾。”意思是说:山尽的时候,景色变得渺茫;川流分开的地方,波浪也显得微小。这二句写景,写景中寄寓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尾联“无取笑支离,徒滋罥禽尚。”意思就是说:不要嘲笑我像断线的风筝一样,漂泊无定;也不要说我像网上的鸟一样到处飞来飞去。“支离”,这里指像断线的风筝一样飘零不定;“罥禽”,网捕小鸟,这里指像网上的鸟一样到处飞来飞去。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无奈和辛酸。
全诗以“沧波”、“挂席”、“荔枝”、“葑田”等词为线索,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山尽”、“川分”等词为线索,表现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无奈和辛酸。
【答案】
译文:
从前听到海上波涛声便想到它的壮观的景象。
清晨起床,划着小船准备出行,看见水田,就好像看见自己的故乡一样。
山尽之处,景色变得渺茫;川流分开的地方,波浪也显得微小。
星河摇动碧波,天空又变青。
我身已寄旅居之地,行吟却感到孤独而壮志凌云。
万般纷杂纷繁变幻的事态,我道义上有所得失。
不应当笑话我的孤单漂泊,只应当使我更加努力地去攀附高远。
繁杂烦闷本是万物所本有的,然而我的心情却像死灰一样沉寂。
迟一会儿海中的大雁飞来了,我怀揣明珠等待着佳人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