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木无再荣,令绪唯须臾。
如彼虞渊日,即次非东隅。
百里望岳阡,将为茂草墟。
良惟身事闇,岂云天运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古诗文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平时的诵读与积累,还要能够熟悉诗歌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相关情况。

“春初雨歇省家兄”,春雨刚过,哥哥从远方归来了。“夏庵”指夏之庵庐。“□”是省略词,应为“舍”。“□□□□□中惘然有作”,夏庵中我无所事事,心中惆怅。“□□□□□中惘然”,心中茫然无依。“坏木无再荣,令绪唯须臾。”“□□□□□中惘然”意思是:好木不再生,时光不再来。诗人感叹年华易逝,壮志难酬。“如彼虞渊日,即次非东隅。”虞渊是传说中的西方大海名,即日落之地。“即次”指靠近,靠近东方。这里用《诗经·小雅·四月》中的诗句“日之方中,在前上处”“于铄斯日,六月孔炽”。意为太阳正在东方高悬。这里指时间正处在早晨。“百里望岳阡,将为茂草墟。”这句诗化用了《诗经·小雅·北山》中的诗句“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于事;爰得于位,爰承厥贡。中心藏之,何日获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祖继踵,亦王能成。”(《诗经·小雅·北山》)的意思是:我站在这广阔的田野上远望,希望我的家乡像那繁茂的树木一样生机勃勃。“良惟身事闇,岂云天运殊。”“□□□□□中惘然”意思是:我之所以感到茫然无依是因为自己的身世多舛,命运多舛。“岂云天运殊”是说上天的运数不会改变。“天运”指天命,命运。

【答案】

(1)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此时他四十八岁,经历了安史之乱,流寓蜀地,生活颠沛流离。

(2)首句点明时间,交代了事件发生的背景。

(3)二、三句写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4)四、五两句写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5)六、七句写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6)尾联写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