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
咏叹坡公句,凄然百感生。

【注释】

和陈汝谐感怀二首:和,应和,即和诗。汝谐,作者的朋友。感怀,感慨。

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

浮云,比喻世俗之事变化无常;世态炎凉。孤月,比喻诗人自己的清高品格。

咏叹坡公句,凄然百感生。

坡公,指唐代大文豪苏轼(苏东坡)。“咏叹”即吟咏、慨叹。

【赏析】

《和陈汝谐感怀二首》是一首抒写自己对时事的感慨与对友人友谊的赞颂之作。

前两句写对世事变化的感受。“世事”二字,概括了人世间一切变幻莫测的人事。诗人以“浮云”比喻世事,说明世事如浮云,变幻无穷,令人捉摸不透。“世事”二字,还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对仕途沉浮的无奈。诗人用“孤月”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说明他虽身处宦海,但内心却像明月般高洁。这句诗通过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名利看淡的心态,也表达了他坚守信念的决心。

后两句写对友人友谊的感慨。“坡公”,指唐代大文豪苏轼(苏东坡)。“咏叹”一词,表明诗人对东坡先生的崇敬之情。诗人在诗中引用了苏轼的名言,以此来表达他对朋友的敬仰之情。最后一句“凄然百感生”,说明诗人在面对世事变迁时,感到无比凄凉和感慨。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感叹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是一首表现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的作品。诗人以“浮云世事”和“孤月此心”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淡、坚持信念的决心;同时,他也通过对东坡先生的咏叹,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