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安居止,依林屋一间。
竹镫寒有焰,松径夜无关。
身贱神明贵,家贫梦寐闲。
明朝践朋约,策杖过前山。
注释:
- 苟且安居:苟且,勉强;安居,居住。苟且安居,指勉强安身。
- 依林屋一间:依,依靠;林,树林;屋,房屋;间,间隔。依靠着树林中的一幢小屋子。
- 竹镫寒有焰:竹镫,竹制的灯具;寒冷的夜晚,灯焰依然温暖。
- 松径夜无关:松径,松树旁的小道;夜无关,夜晚并不寂静。
- 身贱神明贵:身贱,地位低下;神明,神灵。身贱而神明尊贵,比喻人地位低却受到尊重。
- 家贫梦寐闲:家贫,家庭贫穷;梦寐,做梦和睡眠;闲,空闲、闲暇。家里贫穷,但睡觉做梦都很闲适。
- 明朝践朋约:明天,明天就要践行与朋友的约定。
- 策杖过前山:策杖,用拐杖;前山,前方的山脉。拿着拐杖走过前面的山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诗人以“苟且安居”四字开篇,表明自己只是勉强安身,并没有高远的追求。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树林中依靠着一间小屋子生活的情景。在寒冷的夜晚,虽然竹灯的光芒已经微弱,但是依然能够照亮周围的环境。而在松树旁的小径上,夜晚也并不寂寥。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地位卑微,但是仍然受到了神灵的尊重。这是因为他的品德高尚,为人正直。同时,他也感叹自己的家境贫困,但是仍然过着悠闲的生活。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期待明天能够和朋友相聚,共商大计。他打算用拐杖走遍前方的山脉,去寻找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乐观精神,也体现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真实而又富有诗意的诗人形象。他既是一个隐士,又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他的隐居生活虽然平淡,但是他的内心却充满了激情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