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瘦林木,长陌动烟尘。
草野知今日,飘然愧古人。
此心空有泪,对面向谁陈。
厌著城边柳,春来叶又新。
丙戌腊末
冬至日的末尾,即腊月的最后一天。
朔风瘦林木:朔风是指冬月初生的寒风,因农历每月以朔为朔日,故称“朔风”。瘦木,指树木被风吹得枯槁凋零。
长陌动烟尘:长陌,指宽广平坦的大路,也泛指道路。动烟尘,形容道路上扬起了尘土,显得一片荒凉,暗喻战乱频繁,百姓流离,生活困苦。
草野知今日:草野,指田野。草木凋零,土地荒芜的景象,这里用以形容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知今日,知道今天的时局,指对当前社会状况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飘然愧古人:飘然,形容人的姿态轻盈自如。惭愧古人,意指自己感到惭愧,因为与古代仁人志士相比,自己不能为国效力,反而流离失所,生活在战火纷飞之中,深感羞愧。
此心空有泪:此心,指诗人的内心世界。空有泪,意指虽然心中有悲伤和痛苦之情,但却没有流泪的机会或能力。
对面向谁陈:对向,面对。陈,陈述、诉说。这里指向谁倾诉自己的感受和遭遇。
厌著城边柳:厌著,厌倦地依附于某物上。城边柳,指在城边生长的柳树。这里用以象征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春来叶又新:春来,春天的到来。叶又新,指春天来临之际,柳树的新叶又重新焕发生机,象征着和平与希望的恢复。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冬末时节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战乱中的荒凉与和平年代的繁荣进行对比,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诗人也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