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燕承恩入华堂,碧梧弱植在高□。
□□□□□□逼,肯怕天遥鹰隼伤。
夙夜忠诚那敢懈,文章功业愧非长。
委蛇伴食中堂后,病骨轻清枕簟凉。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全诗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即可。注意要抓住关键句来分析。“夏日馆中书怀”的意思是在夏天的官署中作《夏日馆中书怀》这首诗。紫燕承恩入华堂,碧梧弱植在高梁。“紫燕承恩入华堂”,诗人以紫燕自喻,说自己如同受到恩宠的燕子,从南方飞进华丽的殿堂,这是何等荣耀。而自己却只能屈居其中,内心自然充满了不平之情。“碧梧弱植在高梁”,这句写自己所处的环境,意谓自己像弱小的梧桐树一样,生长在高高的屋梁之上。两句是反衬手法,突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碧梧”即“青梧”,“弱”是“少”的意思。诗人用“弱植”比喻自己的才能不高,用“高梁”比喻自己的地位不显。这两句是说,虽然自己得到了重用(承恩),但是身处的环境却是高高的屋梁之上,与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士人相比,自己的处境十分孤苦、凄凉。“□□□□逼”,这句的意思是:四周高高的围墙紧紧包围着,让人难以逃脱。这里指自己身处牢笼之中,不能施展才华,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肯怕天遥鹰隼伤”,意思是不怕远走高飞的鸟隼会伤害到自己。这句表现了自己不畏强权,敢于直抒胸臆的性格。“夙夜忠诚那敢懈,文章功业愧非长”。“夙夜”指早晚;“忠”指对国家、对君王尽忠;“文章”指文学修养;“功业”指建功立业。“那”是“哪”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早晚都忠诚于国家和君王,但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建功立业的本领远远不能跟那些有才能的人相比。这是对自己能力的不满,也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委蛇伴食中堂后,病骨轻清枕簟凉”,意思是在朝廷里混日子,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整日无所作为,只图吃俸禄过生活,没有一点建树。“病骨轻清枕簟凉”的意思是自己的身体已经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了,躺在竹席上感到枕头和席子都很凉爽。这两句写出了自己生活的凄苦,表达了内心的愤懑。“委蛇”原意为曲曲折折地行走,在这里指随波逐流,无所作为;“伴食”指做官;“中堂后”指朝廷。“枕簟凉”形容自己身体消瘦之状。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由此产生的悲愤之情。综观全诗,可以看出诗人因不得志而愤慨不平的情绪贯穿全篇。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抒发了内心的愤懑之情。
【答案】
(1)翻译为现代汉语即为:在夏天的官署中作诗《夏日馆中书怀》。
(2)注释:
①紫燕:紫色的燕子,这里用作比喻,暗喻自己。
②承恩:受到皇帝的赏识或恩惠。
③华堂:古代帝王居住的殿堂,华丽堂皇。
④弱植:弱小,矮小。
⑤逼:包围。
⑥肯:表示委婉语气的语气词。
⑦夙夜:早晚。
⑧文章:指文化修养和文采。
⑨功业:功绩。
⑩委蛇:形容闲散无事的样子。
⑪中堂:指皇宫内院中的正厅。
⑫枕簟凉:睡觉用的垫子、枕头很凉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三联,前三句为第一联,后五句为第二联,最后一句为第三联,中间两联之间用一“肯怕”字过渡,最后一句又用“委蛇”“伴食”等词语作结。
首联“紫燕承恩入华堂,碧梧弱植在高梁”,以紫燕自比,暗示自己受皇帝宠幸,进入朝廷做官的事实,同时用弱树高梁作比喻,表达自己处境的孤立与无助;颔联“□□□□逼,肯怕天遥鹰隼伤”,以围墙比喻牢笼,表明自己身陷囹圄,无处可逃;颈联“夙夜忠诚那敢懈,文章功业愧非长”,直言自己日夜为君尽忠,但才疏学浅,不能建功立业,表达出一种自我解嘲和自嘲;尾联“委蛇伴食中堂后,病骨轻清枕簟凉”,表明自己只能在朝廷中无所事事地过日子,身心俱疲,表达出一种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全诗结构严密,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