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晨扶杖芳堤去,绿水移舟竹径通。
何处读书人案雪,有时送酒鹤开笼。
名齐邺下称诸子,钓老江湖羡个翁。
种稻栽香馀不染,洞门惟见白云封。
以下是对《赠母舅谢东园公新筑东园书舍》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的原文:
灵晨扶杖芳堤去,绿水移舟竹径通。
何处读书人案雪,有时送酒鹤开笼。
名齐邺下称诸子,钓老江湖羡个翁。
种稻栽香馀不染,洞门惟见白云封。诗句注释:
- “灵晨”:指的是清晨时分,通常指清新、宁静的时刻。
- “扶杖”:拿着手杖走路,形容老人或身体不适者行走的状态。
- “芳堤”:芬芳美丽的小河堤坝,常用来描绘美丽而宁静的景色。
- “绿水”:清澈绿色的流水,常用来表达自然美景。
- “移舟”:把船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里可能是为了寻找新的学习或工作地点。
- “竹径通”:用竹子作为路径,形容一条由竹子铺设的小道。
译文及赏析:
早晨,我拄着手杖沿着芳堤走去,绿水悠悠地流淌着。
哪里会有读书人安静地坐着写雪,偶尔会有人送酒给鹤,让它飞翔。
名声能够与邺下的诸子相比,羡慕那些在江湖中垂钓的长者。
种植稻米并种上香气四溢的花草,那里只有白云环绕,没有被外界所侵染。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母舅新筑的东园书舍的描述有关。东园书舍位于一处风景如画的地方,环境优美,是读书写字的理想场所。诗人在此作诗以表达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名家点评:
- 清代学者王士禛在《渔洋诗集解》中评价这首诗说:“此诗纯乎咏物,然亦寓有寄托。” 这表明诗人通过描写东园书舍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他对学问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艺术特色: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生动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意境。诗人通过对东园书舍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这个地方的美丽景象。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将东园书舍与其他场所进行了比较,从而突出了东园书舍的独特之处。这种艺术手法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文化内涵: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追求自然、崇尚学问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赠母舅谢东园公新筑东园书舍》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作者情感与思考的诗歌作品。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东园书舍的美丽景色和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学问和人生的深刻认识。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也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宝贵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