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舫宜凉夜,沧江酒气清。
星河分棹影,鸥鹭起歌声。
海旷天低水,潮平月到城。
澹山有佳处,遥见蚌珠明。
夏夜泛江因造澹山
画舫宜凉夜,沧江酒气清。
星河分棹影,鸥鹭起歌声。
海旷天低水,潮平月到城。
澹山有佳处,遥见蚌珠明。
译文:
在夏季夜晚乘舟沿江而下,来到澹山脚下。
船上的画舫正好适合清凉的夜晚,江水清澈如同未被污染。
星星点点的银河映衬着船尾的影子,成群的鸥鸟和水鸟鸣声阵阵。
大海辽阔天空低垂,月光照耀江面波光粼粼,照亮了城市轮廓。
澹山风景优美之处,远远可见那如宝石般闪耀的蚌珠。
注释:
- 夏夜泛江因造澹山:在夏季夜晚乘舟沿江而下。
- 画舫宜凉夜:船上的画舫正好适合清凉的夜晚。
- 星河分棹影:星星点点的银河映衬着船尾的影子。
- 鸥鹭起歌声:成群的鸥鸟和水鸟鸣声阵阵。
- 海旷天低水:大海辽阔天空低垂,月光照耀江面波光粼粼。
- 潮平月到城:潮水平静时月亮倒映在江面上。
- 澹山有佳处:澹山风景优美之处。
- 蚌珠明:远处可见那如宝石般闪耀的蚌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夜乘舟游览澹山时的美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中。首句“夏夜泛江因造澹山”点出了时间、地点及活动,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基础。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画舫在凉爽的夜晚中航行的情景,以及江面上清澈透明的酒气,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惬意的氛围。第三句“星河分棹影”,利用天文现象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增加了诗歌的诗意。随后,诗人又细致地描绘了鸥鸟和水鸟在夜晚中发出的声音,以及大海与天空的辽阔,进一步衬托出夜晚的宁静与美好。最后,诗人以“蚌珠明”作为结尾,巧妙地点题,使全诗意境更加深远。整体而言,此诗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夏夜泛舟览胜的美丽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