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通禅观,清游却忘还。
风泉衣上落,鱼鸟镜中闲。
绿发纵教变,青云未可攀。
超然人境外,何必市朝间。
注释
- 水木通禅观:指在桓山寺附近的山水环境中修行。“水木”指山间的水源和树木,“通禅观”则表示这里是一个进行禅宗修行的地方。
- 清游却忘还:“清游”指游览或静心修炼的行为,“忘还”表示忘记了回家或者返回的打算,形容在桓山寺中修行时心境的宁静与超脱。
- 风泉衣上落:风吹过泉水时水面上的波纹如同衣服一般,形象描绘了水的动态美以及风与水的和谐。
- 鱼鸟镜中闲:鱼儿和鸟儿在清澈见底的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反映出自然生态的和谐之美,而镜子中的自己也是悠闲自得,反映了内心的平静。
- 绿发纵教变:即使岁月流转,人的发丝也会变得灰白,但人的意志或精神可以不被时间所改变。这里的“绿发”可能指的是青春或活力的象征,而“青云未可攀”表达了即使追求高远的理想,也需要不断努力。
- 超然人境外:超越世俗的纷扰,生活在一个更为纯净和高远的精神境界中。
- 何必市朝间:不需要在尘世的喧嚣中奔波忙碌,强调了超脱尘世的重要性。
译文
在桓山寺旁的水木通禅观修行,清修使得忘却归途。
微风吹拂下,泉水激起如衣衫般的水波,鱼儿鸟儿在镜中悠闲自得。
即使年华老去头发变白,人的精神意志仍不受岁月侵蚀。
超脱于世俗之外,哪里还必要到繁华的市场中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现隐居生活与内心世界的诗篇,通过描述桓山寺的自然景象和修行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于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诗中的哲理思考也引人深思,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