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林关路远悠悠,惆怅行人过陕州。
渭水寒流秦塞晚,灞陵残雨汉原秋。
玉门壁垒行应遍,白苇黄榆梦亦愁。
江海同人今已尽,南冠何事到君头。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友到西凉,友人已行,诗人却仍留在原地,心中无限惆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首联“凤林关路远悠悠,惆怅行人过陕州”点明送别之地;颔联写友人在途中所见之景,渭水、灞陵皆古时名胜,秦塞、汉原皆边地,这些地方的秋景自然别具一格。颈联写友人西游所经之地,从“应遍”二字可知,友人西游必遍览名胜,然而这并不能排遣内心的愁绪。末联“江海同人今已尽,南冠何事到君头”写朋友离别之后,自己与友人天各一方,如今只能以书信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友人被贬到岭南,自己则在京城任职,身处异乡,不能像友人那样去南方避祸,只好寄希望于友人能早日得到赦免。
【答案】
(1)首联写友人离别之地:凤林关——长安西北的一座关隘;关路——指通往凤林关的道路,即由长安通往凤林关的道路,长而遥。悠悠——形容关路漫长而遥远。
(2)颔联写友人西游所见之景:渭水——流经长安的一条大河;寒流——河水冷冽。秦塞—古代对长安附近的边塞地区之称。晚——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灞陵——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汉原-汉代的黄土高原。残雨——残留的雨水。
(3)颈联写友人西游经过之处及其感受:玉门——地名,汉代设置。行——行走,此处指西游。白苇——白色的芦苇。黄榆–黄色的柳树。梦亦愁——梦中也充满忧愁。
(4)尾联写友人离别后的情景和诗人自己的处境:南冠——指戴乌纱帽,因受牵连而被降职的人。何事——什么事。君头——您的头,指代朋友。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西行的关切和对自身处境的哀伤。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