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南去柳条新,匹马萧萧满路尘。
天近温陵常见日,潮归沧海远无津。
刺桐叶暗千门曙,紫荚花开四座春。
闻说此乡多宝贝,昔时全盛只今贫。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作者罢官归居故乡后。

首联“送君南去柳条新,匹马萧萧满路尘”,以“送君”开篇,是说诗人与友人告别,朋友要往南方去了,柳条已经长出新芽,马儿一路尘土飞扬,显得十分萧索。这一句既点明了友人的离去,又为下文抒发离别之苦作铺垫。

颔联“天近温陵常见日,潮归沧海远无津”,写友人离开之后,自己思念之情愈发强烈。温陵即泉州,这里指诗人的家乡;沧海指海,这里借指友人所去之地。两句中,“天近”和“远无津”相对照,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无法相见的无奈。

颈联“刺桐叶暗千门曙,紫荚花开四座春”,“刺桐”是诗人家乡特有的一种树木,其叶子可以做成帘子。这句诗的意思是:早晨时分,刺桐树叶下隐约可见,而千家万户却因为主人外出而显得暗淡无光。同时,春天里紫荚花盛开,四处都洋溢着生机与活力。这里的“刺桐叶暗”与“紫荚花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闻说此乡多宝贝,昔时全盛只今贫”,“闻说”一词引出了诗人对于故乡的回忆和感慨。这句诗的意思是:听说故乡现在有很多宝贝,可当年它却是全盛时期,如今却只剩下贫穷。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变迁的感叹,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生活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友人的场景和表达对故乡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