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落藤花,林幽小径斜。
白云深解意,相与到君家。
注释:飞鸟落在藤花上,树林幽静小径倾斜。白云深懂心意,相随到你家。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首句以飞鸟落藤花为景,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气氛;次句则描绘了林间的小路斜斜地延伸出去,引人遐想;第三句则是对白云的拟人化,赋予了它们情感和行为,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有趣;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白云的感情,以及它愿意陪伴着自己到达目的地的决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飞鸟落藤花,林幽小径斜。
白云深解意,相与到君家。
注释:飞鸟落在藤花上,树林幽静小径倾斜。白云深懂心意,相随到你家。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首句以飞鸟落藤花为景,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气氛;次句则描绘了林间的小路斜斜地延伸出去,引人遐想;第三句则是对白云的拟人化,赋予了它们情感和行为,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有趣;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白云的感情,以及它愿意陪伴着自己到达目的地的决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梅城小景 沧江湛回流,荒城出花屿。 海色明远洲,岚光过新雨。 渔家孤笛秋,烟火疏林暮。 漠漠天际帆,苍苍鸟边树。 若人静者流,持竿得真趣。 取乐非取鱼,日斜忘归去。 注释: 1. 沧江湛回流:沧江,指的是大海,湛流,指水流湍急的样子,回,回旋的意思。沧江的水流在秋天变得湍急,回旋着流动。 2. 荒城出花屿:荒城,指的是被战争破坏的城市,花屿,指海边的小岛,被战争摧毁,只剩下岛上的花。 3.
注释: 1. 谷口翠微路,深溪明药丛。 - 指诗人的住所位于谷口,周围是翠绿的小山,小路上长满了花草。 - 深溪中的草药长得茂盛,显得十分明亮。 2. 宴林候巾舄,卷幔来群峰。 - 在林间等候客人的到来,换上干净的鞋子。 - 推开窗帘,看到群山环绕,景色十分美丽。 3. 心远鱼鸟狎,迹幽猿鹿同。 - 心境宁静,与鱼儿、小鸟亲近;行动隐蔽,与猿猴、野鹿和谐共处。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整体上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抓住重要词句进行分析。本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对自己隐居的生活和所思、所见的描绘,表达出自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首联“连川医者许得明悠然楼”,意思是说:居住在连绵不断的山间之中,我有幸成为一位医者许得明。悠然楼,意指高高的楼阁,这里指隐居之处。“楼居结遐想,高超世人群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题松陵吴文刚长春轩”: 描述的是松陵地区,吴文刚所建的长春轩。 - 关键词: 松陵、吴文刚、长春轩 - 注释: 松陵是一个地名,吴文刚是这里的主人翁,而长春轩可能是一处建筑或居所。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对松陵地区及其主人翁吴文刚的敬仰之情。 2. “习隐向微道,了然玄牝门”: 描述了通过隐居生活,寻找并领悟到了“玄牝门”的深奥道理。 - 关键词: 习隐、微道
飞流积天镜,胜寄来花源。 寻林烟露晚,扫石泉萝偏。 莹神庶遗境,历寂焉累烦。 身与鸟共远,兴将云独还。 以求沧洲侣,永矣洗心言。 注释: 1. 飞流积天镜:形容瀑布如天上的镜子一般美丽壮观。 2. 胜寄来花源:这里指诗人想要在这个地方找到如花源一样的美景。 3. 寻林烟露晚:在树林中寻找,发现夜晚的烟雾和露水。 4. 扫石泉萝偏:用扫帚清理石头上的苔藓和藤蔓。 5. 莹神庶遗境:让心灵远离尘世
注释: 清江散人为林孔逸写前林过雨图:林孔逸,字散人,号清江,是明代文学家。他擅长绘画,尤精于水墨山水画,与唐寅、文征明并称“吴门四杰”。 清川带长林,雨后宜水木:清江带着长长的树林,雨水过后更适宜欣赏水木之美。清川,指清澈的河流;长林,形容树木茂盛。 澹沲天影寒,孤光霁人目:淡雅而宁静的天空映衬着寒冷的光,照亮了人们的双眼。澹沲,形容天空宁静而淡雅;孤光,指明亮的月光或日光;霁,意为晴朗。
传别驾风树卷 疾风吹庭树,游子常苦心。 禄养已不逮,江湖行且深。 鼎茵岂云乐,藜藿宁自任。 怀哉古人意,锡类犹至今。 鄱水漾寒波,楚云还远林。 含悽念幽壤,几欲忘华簪。 【注释】: 传:转达。别驾:官名。指刺史。 疾风:急风。 苦心:忧思烦扰的心。 鼎茵:古代的一种高级席子,用玉装饰。泛指高贵的席子。 藜藿:指贫贱的饭食,泛指粗劣食物。 古人意:指《诗经·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古田陈叔重著存堂 风树叹亲没,含悽竟何言。 空馀永感下,慨此雷露繁。 蘋藻洁时祀,焄蒿动精魂。 音容恍在眷,謦欬恒若存。 堂虚俨像设,林木当前轩。 林木有时变,此心常弗谖。 注释: 1. 古田陈叔重著存堂:指的是诗人陈叔重在古田所建造的祠堂。 2. 风树叹亲没:感叹亲人已经去世。 3. 含悽竟何言:悲痛至极,无言以对。 4. 空馀永感下:只有深深的哀思留在心中。 5. 慨此雷露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答案】 译文: 麒麟和凤凰是难以驯服的,它们托身在穷幽之处而不肯轻易离开。 其他的飞禽走兽争着伸长脖子吃食物,纷纷争夺,相互残杀。 谁想到它那威武雄壮的爪牙却隐藏在深山翠绿里。 早晨它在松林边吃草,晚上在涧水旁饮水。 即使有人想咬它一口,它也矢志不渝,逍遥于白云之间。 整天与龙为伍
孟冬天气肃,北风何凄凉。 引领望江介,凝霜沾我裳。 非无越乡感,别久以为常。 终怀首丘念,欲往川无梁。 越鸟辞旧林,燕禽正南翔。 清川去悠悠,离心日已长。 盛年不再至,玄鬓忽已霜。 驾言适皇邑,远结金与张。 片言不合意,东还守空堂。 因书诉知己,恨恨中自伤。 诗句释义: 孟冬时节天气寒冷,北方的冷风吹得令人感到凄凉。 我抬头望着北方,看着江面上的雾气,我的衣裳被冷风吹着,凝结成霜。
【注释】鹧鸪:古代传说中一种形似山鸡而善啼叫的鸟,常比喻哀伤的曲调。双飞锦翼齐:“双”指两只。“锦翼”指五彩缤纷、华贵绚丽的羽翼。“齐”指同时。“迁客”指被贬官之人,“莫向雨中啼”意为不要在雨中哀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迁客的慰问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和关心。首句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春天已过,绿树丛生,鸟儿们欢快地飞翔着。颔联则转向现实,诗人以双飞锦翼齐的鹧鸪为象征
【注释】 柳塘:水边柳树成行,塘边有柳的池塘。 鹭鸾:即鹤鸭,一种水鸟。 霜衣泛日明:形容白露时节,水面上波光闪烁的样子。 五湖:太湖、杭州西湖、苏州太湖、南京玄武湖、扬州瘦西湖等名胜的总称。 宁倦:岂愿意疲倦?宁:难道。倦:疲倦,困乏,厌倦。 赏析: 《柳塘鹭鸾》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烟柳拂波声、霜衣泛日明等景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风光画卷。同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来归纳作答。“十年闻笛恨”,是说自从离家十年了,听到那悠扬的笛声,就勾起了我无限的思念之情;“此夕更沾襟。”是说我今夜又流着眼泪,为离别而伤心落泪。这两句是说,我听到笛声,想起离家已十年,今夜又因离别而伤心流泪。“别泪三声下”“孤愁一夜深”是说,我听着笛声,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滴落,夜深人静时更是愁思难解
``` 踏青 雨晴原草新,黄鸟恋行尘。年少看花伴,如今有几人。 译文: 春天来临,雨后大地重新变得翠绿,黄色的小鸟留恋地停在飞过的尘土中。曾经和我们一起赏花的人,现在还能有几个?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季自然景色与人事变迁的诗作。首句“雨晴原草新”描绘了春雨过后,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随后两句通过“黄鸟恋行尘”,表达了鸟儿对于飞舞于空中尘埃的留恋和眷恋
【注释】 拂:吹动。霏:细雨。王孙:指贵公子,这里泛指游子。青:指草木。 【赏析】 此诗描写春日郊野景色及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四句,每句五字,平仄相间,音节轻快,读来琅琅上口。 首句写景,以“草色”二字总括了全文。次句写“草色”,则点明季节为春天。三四句写“王孙未得归”,写情。末句写“空向雨中青”,写意。“王孙”即贵公子,这里泛指游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黄州刺史时。诗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郑山人幽居 林虚孤鸟白,花落乳泉香。 寂寂垂萝下,图书共一床。 注释: 郑山人:指隐居山林的郑氏。 幽居:隐居。 林:指树林。 虚:空旷。 孤鸟白:形容鸟儿飞得很孤单,白色的羽毛在空旷的树林中格外显眼。 花落:花儿凋谢。 乳泉:泉水清澈如乳。 香:花香四溢。 寂寂:寂静无声。 垂萝:下垂的藤萝。 图书共一床:指书房里摆放着书籍和写字用的书桌,仿佛书籍和书桌都在床上一样。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