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逐嫖姚出汉关,故乡宁负老来还。
到家莫恨无金印,数亩山田梦亦闲。
【解析】
1.曾:曾经,过去。
2.逐:跟随、追随。嫖姚:古代指勇猛的武士,这里指将军。
3.汉关:指汉关塞。汉代在今陕西省一带设置了关隘,以防御匈奴。
4.宁:难道,怎么。
5.数亩山田:即“数亩良田”。
6.梦亦闲:梦里也是闲适的。
【答案】
译文见上。赏析:这首诗写一位老兵还乡,抒发了诗人对老兵的关切和同情,表达了对老兵的敬爱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含蓄,耐人品味。
曾逐嫖姚出汉关,故乡宁负老来还。
到家莫恨无金印,数亩山田梦亦闲。
【解析】
1.曾:曾经,过去。
2.逐:跟随、追随。嫖姚:古代指勇猛的武士,这里指将军。
3.汉关:指汉关塞。汉代在今陕西省一带设置了关隘,以防御匈奴。
4.宁:难道,怎么。
5.数亩山田:即“数亩良田”。
6.梦亦闲:梦里也是闲适的。
【答案】
译文见上。赏析:这首诗写一位老兵还乡,抒发了诗人对老兵的关切和同情,表达了对老兵的敬爱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含蓄,耐人品味。
梅城小景 沧江湛回流,荒城出花屿。 海色明远洲,岚光过新雨。 渔家孤笛秋,烟火疏林暮。 漠漠天际帆,苍苍鸟边树。 若人静者流,持竿得真趣。 取乐非取鱼,日斜忘归去。 注释: 1. 沧江湛回流:沧江,指的是大海,湛流,指水流湍急的样子,回,回旋的意思。沧江的水流在秋天变得湍急,回旋着流动。 2. 荒城出花屿:荒城,指的是被战争破坏的城市,花屿,指海边的小岛,被战争摧毁,只剩下岛上的花。 3.
注释: 1. 谷口翠微路,深溪明药丛。 - 指诗人的住所位于谷口,周围是翠绿的小山,小路上长满了花草。 - 深溪中的草药长得茂盛,显得十分明亮。 2. 宴林候巾舄,卷幔来群峰。 - 在林间等候客人的到来,换上干净的鞋子。 - 推开窗帘,看到群山环绕,景色十分美丽。 3. 心远鱼鸟狎,迹幽猿鹿同。 - 心境宁静,与鱼儿、小鸟亲近;行动隐蔽,与猿猴、野鹿和谐共处。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整体上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抓住重要词句进行分析。本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对自己隐居的生活和所思、所见的描绘,表达出自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首联“连川医者许得明悠然楼”,意思是说:居住在连绵不断的山间之中,我有幸成为一位医者许得明。悠然楼,意指高高的楼阁,这里指隐居之处。“楼居结遐想,高超世人群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题松陵吴文刚长春轩”: 描述的是松陵地区,吴文刚所建的长春轩。 - 关键词: 松陵、吴文刚、长春轩 - 注释: 松陵是一个地名,吴文刚是这里的主人翁,而长春轩可能是一处建筑或居所。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对松陵地区及其主人翁吴文刚的敬仰之情。 2. “习隐向微道,了然玄牝门”: 描述了通过隐居生活,寻找并领悟到了“玄牝门”的深奥道理。 - 关键词: 习隐、微道
飞流积天镜,胜寄来花源。 寻林烟露晚,扫石泉萝偏。 莹神庶遗境,历寂焉累烦。 身与鸟共远,兴将云独还。 以求沧洲侣,永矣洗心言。 注释: 1. 飞流积天镜:形容瀑布如天上的镜子一般美丽壮观。 2. 胜寄来花源:这里指诗人想要在这个地方找到如花源一样的美景。 3. 寻林烟露晚:在树林中寻找,发现夜晚的烟雾和露水。 4. 扫石泉萝偏:用扫帚清理石头上的苔藓和藤蔓。 5. 莹神庶遗境:让心灵远离尘世
注释: 清江散人为林孔逸写前林过雨图:林孔逸,字散人,号清江,是明代文学家。他擅长绘画,尤精于水墨山水画,与唐寅、文征明并称“吴门四杰”。 清川带长林,雨后宜水木:清江带着长长的树林,雨水过后更适宜欣赏水木之美。清川,指清澈的河流;长林,形容树木茂盛。 澹沲天影寒,孤光霁人目:淡雅而宁静的天空映衬着寒冷的光,照亮了人们的双眼。澹沲,形容天空宁静而淡雅;孤光,指明亮的月光或日光;霁,意为晴朗。
传别驾风树卷 疾风吹庭树,游子常苦心。 禄养已不逮,江湖行且深。 鼎茵岂云乐,藜藿宁自任。 怀哉古人意,锡类犹至今。 鄱水漾寒波,楚云还远林。 含悽念幽壤,几欲忘华簪。 【注释】: 传:转达。别驾:官名。指刺史。 疾风:急风。 苦心:忧思烦扰的心。 鼎茵:古代的一种高级席子,用玉装饰。泛指高贵的席子。 藜藿:指贫贱的饭食,泛指粗劣食物。 古人意:指《诗经·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古田陈叔重著存堂 风树叹亲没,含悽竟何言。 空馀永感下,慨此雷露繁。 蘋藻洁时祀,焄蒿动精魂。 音容恍在眷,謦欬恒若存。 堂虚俨像设,林木当前轩。 林木有时变,此心常弗谖。 注释: 1. 古田陈叔重著存堂:指的是诗人陈叔重在古田所建造的祠堂。 2. 风树叹亲没:感叹亲人已经去世。 3. 含悽竟何言:悲痛至极,无言以对。 4. 空馀永感下:只有深深的哀思留在心中。 5. 慨此雷露繁
飞霰夜仍集,寒飙鸣近林。 感君玉壶酒,微昏忽盈襟。 中庖出丰膳,剧饮成讴吟。 宾言无多酌,主称宜再斟。 人生亦奚为,所愿常盍簪。 何必候离间,临风想徽音。 顾惭悠悠者,辱此惠爱深。 穷匮不能答,嘿嘿以铭心。 注释与赏析: 飞霰夜仍集, 指夜晚降下的雪花仍在空中飞舞。 寒飙鸣近林, 凛冽的北风吹动树木发出声响。 感君玉壶酒, 感激主人的美酒,如同美玉般珍贵。 微昏忽盈襟, 微醺之后,酒气轻拂着衣襟
孟冬天气肃,北风何凄凉。 引领望江介,凝霜沾我裳。 非无越乡感,别久以为常。 终怀首丘念,欲往川无梁。 越鸟辞旧林,燕禽正南翔。 清川去悠悠,离心日已长。 盛年不再至,玄鬓忽已霜。 驾言适皇邑,远结金与张。 片言不合意,东还守空堂。 因书诉知己,恨恨中自伤。 诗句释义: 孟冬时节天气寒冷,北方的冷风吹得令人感到凄凉。 我抬头望着北方,看着江面上的雾气,我的衣裳被冷风吹着,凝结成霜。
【注释】: 紫骝(zī xiū):马名。 嘶:马叫声,这里指战马。 玉花骢(cōng):《旧唐书·李勉传》中说李勉“所乘马号玉花骢,性最良”。 宛驹:马名。 汗血:传说中千里马名。 灞陵东: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二十里,汉文帝葬于此。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骏马自比,借赞美马来表现自己的壮志和豪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功业未成、功败垂成的悲叹。 诗的前两句“紫骝嘶逐玉花骢,曾是沙场百战功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野寺的诗。野寺,即寺庙旁没有树木的地方。僧残门半开,说明寺庙的僧人已经离去,只剩下一半开着的门。春风禅室见莓苔,春风吹拂着禅室的门扉,可以看到门上的青苔。数株松柏无枝叶,这里的“无枝叶”是形容松柏树虽然高大但已经枯萎,没有枝叶。尽是唐人手自栽,这两句诗表明这些松柏树都是唐代人亲手栽种的。 译文:野寺的僧人都已经离开了,寺庙的大门只有一半开着。春风轻拂过禅室的门扉
注释: 白猿在雨花台附近啼叫,林下僧人稀少,野寺的殿宇空荡。问起萧梁帝的陵墓在哪里,只见荒芜的墓地上长满荒苔。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雨后古寺的景象。首句写白猿啼近雨花台,表现了雨后的幽静和凄清;二句写林下僧稀野殿开,表现出雨后寺庙的荒凉;三句写“萧梁”的陵墓,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感叹;四句写“荒苔”的野径,表现了野径的荒芜和寂寞。整首诗通过对雨后的古寺、萧梁帝的陵墓、荒苔的野径等景物的描绘
【注释】老兵:指年老的战士。沙场(战场):战场上。龙钟:形容人衰老、体弱。双袖:衣袖,泛指衣服。燕然:即“安边”,指长城以北地区。勒碑:刻石立碑。 【赏析】这首诗是送别老兵还乡时写的。诗中既赞美了老兵百战沙场的英勇,也表达了对老兵还家后的关切和祝愿。 首句中的“百战沙场”,概括了老兵在战场上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一剑知”三字,则表明了他虽已历经百战,但依然勇猛果敢,如一柄利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仔细研读原诗句,理解其意思,再进行赏析。注意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思想情感和写作意图。 “驰逐三军出楚关”是说,他率领骑兵部队冲破敌军重重防线,冲出了楚国关隘。三军:古代称军队为三军,这里指汉军。楚关:指楚国的边关,也泛指险关要塞。 “白头慈母望生还”意思是,白发苍苍的母亲在盼望着儿子的归来。慈母:慈祥的母亲;生还:活下来
【注释】 访羽人:指拜访仙人。羽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人,骑着仙鹤。 仙坛:指仙人的居处。花落:花开凋落,喻指世事变化无常。 洞入丹丘:指进入仙境。 半白云:指仙境中一半是白云。 童子:童子即童儿,小徒弟。不相识:不认识。 言师:对老师的尊称。西去:指向西远行。 【译文】 仙人的居处花儿纷纷飘落,我进入仙境时只见一半是白云。小徒弟开门却不认识我来,他说师父已经西去了茅山访仙君。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