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霞气映层标,华顶遥临见石桥。
更到谢公登览处,泉声山影晚萧萧。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中描绘的景色以及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即可。

“赤城霞气映层标”,首句写天台山的景色。“红日初照,彩霞缭绕,映照在层层峰尖之上。”这是诗人登临天台山时的所见之景。“赤城”即天台,为古称,因山上有赤城湖得名。“层标”指山峰层层叠嶂,高耸入云。“霞气”指晚霞映照。“映层标”的意思是:太阳刚从地平线升起,五彩缤纷的彩霞映照在层层山峰之上。“华顶”是天台山的最高峰,海拔1098米。“遥临见石桥”意思是:远远望去可以看见那横跨山涧的石桥了。“华顶远眺”的意思是:站在华顶之上远望,可以看见那横卧于峡谷中的石桥。“华顶”是天台山的最高峰,海拔1098米。“石桥”是连接两座山峰之间的栈道。“华顶遥临见石桥”的意思是:站在华顶之上远望,可以看见那横跨在峡谷中的石桥。“谢公”指的是东晋时期的大诗人、大书法家王羲之,他曾任会稽内史,在会稽郡游赏山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登览处”指王羲之曾经登上游览的地方。“泉声山影晚萧萧”意思是:泉水潺潺,山影绰约,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幽静。“泉声”指山间泉水流淌的声音。“山影”指山峦起伏的影子。“晚萧萧”指傍晚的微风轻轻吹动着树叶发出的声音。“更到谢公登览处”的意思是:更加想到谢灵运当年曾登览游玩的地方,欣赏那里的山水风光。“泉声山影”“更到谢公”与前两句互为补充,写出了诗人登山时所见到的景色:山中溪流不断,林木葱茏。诗人想象王羲之当年登山游览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谢公”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文人谢灵运(385—433),字灵运,小名客儿,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固始县),世居会稽始宁(今浙江绍兴)。东晋初年任永嘉太守,迁司州冠军参军,世称谢康乐。后任广州刺史,故世称谢广州。晚年居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自号谢安石、居士等。谢灵运出身世家,才华出众,学识渊博,年轻时即有盛名。但仕途坎坷,一生沉浮不定。其诗现存四百余首,多表现山水景物和闲情逸致,语言华丽工整,结构严密,音律谐美,尤其擅长写景,多刻画山川景物之美,描写自然景色,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力求做到清新新奇,并常将艺术情趣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开创了山水诗派一代新风。谢灵运的山水诗对后来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答案】

拟游天台山

赤城霞气映层标,华顶遥临见石桥。

更到谢公登览处,泉声山影晚萧萧。

译文

赤城的彩霞映照着层层峰尖,华顶远望可见石桥横跨山涧。

又到了王维当年游赏的地方,晚风轻拂下的泉水潺潺,山影绰约。

注释

①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境东南。《吴地记》曰:“县南二百六十里有赤城山”。唐李翱《上刘右相书》云:“余尝游赤城山”。②华顶:又称华顶山,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西二十公里。③层标:指山峰层层叠嶂,高耸入云。④谢公:指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谢灵运(385~433)。⑤萧萧:形容声音细碎而有节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天台山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