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畔长松几百秋,行人到此也生愁。
最怜每被官军斫,满地寒胶作泪流。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道边松(驿边长松几百秋,行人到此也生愁。)
“道边松”是唐代诗人张谓在《送别》诗中描绘的一个景象:“客舍青青柳色新,桃花历乱稻花香。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里的“道边松”指的是驿站旁边的松树。驿站,即古代供传递公文、人畜往来的交通设施,一般设在道路旁。
驿畔长松几百秋,行人到此也生愁。
“驿畔长松几百秋”,意思是说,驿站旁边有几棵参天古松,已经陪伴了几百个秋天。“行人到此也生愁”,意味着那些行走在这条路上的行人,看到这棵古松,也会生出一种深深的忧愁。这里的“愁”,既指旅途的辛劳,也指对离别的痛苦。
最怜每被官军斫,满地寒胶作泪流。
“最怜每被官军斫”,意思是说,这棵古松曾经多次遭受过军队的砍伐。“最怜”,表示同情和怜悯之情。“官军”,指的是军队。“斫”,是指砍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古松被毁的痛惜之情。
最怜每被官军斫,满地寒胶作泪流。
“寒胶作泪流”,意思是说,古松被砍后,流出的血凝固成了血胶,就像泪水一样流淌在地上。这里的“寒胶”指的是古松流出的血,“泪流”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古松被毁后的悲壮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古松被砍后的情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古松的苍劲挺拔和其被砍后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人智慧与坚韧精神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悲痛。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古松的刻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历史的长河中,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