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洲美王雎,所托有深意。
委身事良人,誓死终不二。
君行赴陈汝,妾独深闺里。
采采陌上桑,翩翩路傍骑。
黄金是何物,视之若泥滓。
日夕采桑还,行人已归止。
入门拜高堂,适来狂驰子。
相顾默无言,怀惭复何已。
羞与斯人俱,将身赴河水。

秋胡妻

河洲美王雎,所托有深意。

委身事良人,誓死终不二。

君行赴陈汝,妾独深闺里。

采采陌上桑,翩翩路傍骑。

黄金是何物,视之若泥滓。

日夕采桑还,行人已归止。

入门拜高堂,适来狂驰子。

相顾默无言,怀惭复何已。

羞与斯人俱,将身赴河水。

【注释】

  • 河洲美王雎:河州(今甘肃省)的美丽景色。
  • 所托有深意:指丈夫对妻子的期望和承诺。
  • 委身事良人:意为完全信赖并依靠自己的丈夫。
  • 誓死终不二:誓言永不背叛丈夫,忠诚不变。
  • 日夕采桑还:晚上回家时采集桑叶。
  • 适来狂驰子:突然之间,丈夫的马车疾驰而来。
  • 相顾默无言:两人相视而无语,心中满是愧疚。
  • 羞与斯人俱:感到羞愧而不愿与这个人同处一室。
  • 将身赴河水:表示愿意以死殉情。

【赏析】
此诗通过叙述秋胡与妻的故事,表达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和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诗中的秋胡妻,虽受尽丈夫冷落、遗弃之苦,但她始终坚守对爱情的承诺和忠贞。诗中展现了一个女子在面对丈夫背盟、离去之后,内心的痛苦、矛盾以及对生活的无奈与绝望。

从情感角度分析,秋胡妻的形象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典女性形象——贤惠、忍辱负重、忠贞不渝。她对丈夫的忠诚和牺牲,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三从四德”(妇女要服从丈夫、服从父母、服从公婆;在家要孝顺长辈、顺从丈夫、顺从子女;出嫁后要尊敬丈夫、尊敬公婆、尊敬长辈;丈夫不在时要照顾父母、照顾孩子、照顾自己)。这种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和要求。

从文学技巧方面来看,此诗运用了对比和反衬手法,通过秋胡妻的遭遇,反衬出秋胡的负心与无情。诗中多次使用“日夕”、“适来”等时间词,强调了事件的突发性和紧迫感。同时,诗歌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可读性。整体结构紧凑流畅,语言简练明快,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

《秋胡妻》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作,也是研究古代社会伦理、家庭关系以及个人情感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对它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