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阳居柱下,曼倩金马门。大隐朝市间,玩世非避喧。
何如小隐云泉里,黄裳竹杖青丝履。白云为伴去还来,石泉泠泠洗心耳。
云本无心犹为君,吟边卧内共氤氲。泉飞隐处偏清响,雪夜凉天梦亦闻。
道人解作山林事,兴入丹青老将至。一饭王门不愿留,归来岂负云泉意。
道人家本住西镛,何事因栖海上峰。我欲寻山采芳去,云泉深处候高踪。

注释:

书郑克刚云泉清隐卷:写郑克刚的《云泉清隐卷》。

伯阳:即老子。居柱下,指居住于道家的“玄门之下”。曼倩:指东方朔,曾为汉武帝侍从,封为“金马门”,故称。

大隐:隐居在山林之中。朝市间:指官场。玩世:指看破人间世事。非避喧:不是为了躲避热闹喧闹。

何如:怎么比得上。小隐:隐居于山水之间的幽静之地。云泉:指云山、泉石,泛指山水。黄裳:这里指道士。竹杖:用竹子做的手杖。青丝履:用青色丝绸做成的鞋子。

白云:指大自然中的云雾。为君:为你的心境作伴。吟边卧内:指在读书吟诵之余休息时。共氤氲:相互交融,互相影响。

泉飞:泉水飞流而下。偏清响:偏有清凉的声音。雪夜:形容天气寒冷。凉天:天气凉爽。梦亦闻:梦中也听到了。

道人:道士。解作:懂得如何去做。山林事:指隐逸生活。兴入丹青:指兴趣进入画中。老将至:即将到来。

一饭王门:吃皇帝一顿赏赐的大餐。不辞:不推托。归来:回到自己的地方。岂负:怎辜负。云泉意:归隐之意。

道人家本住西镛:道家人本来是住在西山之旁的房子里。何事因栖海上峰:为什么要栖身于海上的山峰上?

我欲寻山采芳去:我想要寻找山中采摘芳香的地方去。云泉深处:云和泉在深山中的地方。候高踪:等候高人的踪迹。

赏析:

这是一首咏道诗。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叙,赞美了隐士的高风亮节,同时表达了对仕途生涯的厌倦之情,并抒发了向往自然、追求闲适的情怀。

首联先写郑克刚的《云泉清隐卷》,再写老子、东方朔等隐者的事迹,点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隐居生活。

颔联写隐居生活。前句写在朝廷做官与在山林里隐居相比,后句说看破了世间的纷扰,不是为逃避热闹而隐居的。

颈联是说不如隐居在山水之间,过着清幽的生活,泉水流淌,白云相伴,可以洗涤心灵,还可以听到雪夜里的梦呓声。

尾联是说隐士懂得如何去做隐居,他的兴趣已经融入画中了。诗人渴望像隐士一样过上悠闲的生活。

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着描写和抒情,语言朴实自然,清新明快,读来令人感到舒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