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镇东校尉,家林若个边,桐柏苍苍际淮水。居巢城下范增乡,放桀山前橐皋里。
忆昔军中独数奇,壮心每遇嫖姚知。骑射曾矜羽林子,纵横不数并州儿。
时来忽领偏裨将,肘后铜章百夫长。唾手封侯未有期,刮目逢人已相让。
霜蹄暂蹶气犹豪,雕鹗低飞铩羽毛。孤营错莫三秋梦,一剑空馀百战劳。
升沉去去何须叹,圣主恩深迈刘汉。始知燕颔岂徒然,莫把龙韬等闲玩。
银带雕弓匹马归,木棉花发鹧鸪飞。夫人堂上收残泪,稚子门前捉锦衣。
闽州水镇梅花寨,祖道骊歌动江介。酒尽沙头双玉瓶,幕中主将遥相待。

这首诗是李白对严武的赠诗,表达了对严武复职的祝贺和对他的赞美。

首句“还镇东校尉”,意思是严武被调回东郡担任校尉。这句诗中的“还”字,表示严武重新回到原来的职位,而“镇东”则暗示了他将在东郡(今山东泰安)担任军事职务。

第二句“家林若个边”,意为严武所在的东郡周边的景色如画。这里的“林”字,指的是树林,而“边”字则形容了树林的周围环境。这句诗描绘了东郡周边的美景,为下文的描绘铺垫了背景。

第三句“桐柏苍苍际淮水”,描绘了东郡附近的桐柏山和淮水。这句诗通过描绘桐柏山和淮水,展现了东郡的自然风光。

第四句“居巢城下范增乡”,提到了居巢城下的范增乡,这是东郡的一个著名景点。这句诗通过提及范增乡,进一步渲染了东郡的人文风情。

第五句“放桀山前橐皋里”,描述了放桀山前的一个地名——橐皋里。这句诗通过提及这个地名,为下文的描绘增添了细节。

第六句“忆昔军中独数奇”,回忆了在军中时的独特经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曾经在军中展现出的才华和能力,以及他对这种独特经历的怀念。

第七句“壮心每遇嫖姚知”,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每当遇到像项羽(嫖姚)一样的英雄时,他都会激发出自己的斗志。这里的“嫖姚”是古代传说中的英雄项羽的别称,用来形容他的英勇。

第八句“骑射曾矜羽林子”,提到了骑射技艺在军中受到赞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军中时的骑射技艺备受瞩目。

第九句“纵横不数并州儿”,描述了诗人在军中展现出的卓越才能,使他在与并州(今山西太原)的年轻将领相比时毫不逊色。这里的“纵横”指的是战场上的机智应变,而“不数”则是不被超过的意思。

第十句“时来忽领偏裨将,肘后铜章百夫长”,表达了诗人时来运转,被任命为偏裨将,手中持有铜制的印章,成为百夫长。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军中的地位提升,以及他在军中的成就。

第十一句“唾手封侯未有期”,表达了诗人渴望被封侯的愿望,但尚未实现。这里的“唾手可得”意味着非常容易就能获得,但诗人并未达到这个目标。

第十二句“刮目逢人已相让”,意指在遇见有才能的人时,要虚心向他学习,不要自以为是。这句诗强调了谦虚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他人的尊重和对自己的要求。

第十三句“霜蹄暂蹶气犹豪”,描述了诗人坐骑的蹄子在霜冻中挣扎着前进,但他的士气依旧高昂。这句诗通过描绘坐骑的状态,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第十四句“雕鹗低飞铩羽毛”,比喻了高才之人遭遇挫败时的情形。这里的“雕鹗”指的是优秀的人才或杰出的人物,而“低飞铩羽毛”则形容他们遭遇挫折、失去锐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才遭遇挫折的同情以及对他们的鼓励。

第十五句“孤营错莫三秋梦,一剑空馀百战劳”,描述了诗人在军中度过的孤独时光。这里的“孤营”指的是孤立无援的军队,而“三秋梦”则形容了这些日子如同梦境一般短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军中度过的孤独时光,以及他为战争付出的努力。

第十六句“升沉去去何须叹,圣主恩深迈刘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和发展的自豪。这里的“升沉”指的是国家的兴衰成败,而“圣主恩深”则形容了皇帝对国家的关怀和爱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皇帝的感激之情。

第七十一句“始知燕颔岂徒然,莫把龙韬等闲玩”,意在告诫人们不要轻视学问。这里的“燕颔”指的是英俊的面容,而“龙韬”则是指兵法策略。这句诗提醒人们,即使是外表英俊,也不能轻视学问和策略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银带雕弓匹马归,木棉花发鹧鸪飞”,描绘了诗人回归故乡的情景。这里的“银带”指的是华丽的官服,而“雕弓”则是精美的弓箭。这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归来,为整首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