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发归兴,吴江多白云。晴教积水青枫合,寒带空洲远雁分。
游子前年别张掖,酒泉南头夜霜白。扁舟忽过钓龙台,回首姑苏是乡陌。
小阮曾为叔父知,十年应负竹林期。参差雨雪遥相问,迢递关河又别离。
羡君兄弟东归去,白马双嘶首前路。行人未听虎丘钟,春风已绿吴门树。
莱衣重戏莫迟迟,百里邦君有所思。悬知旧国看云处,不比甘州见月时。

吴云归兴送别王明府子侄还姑苏

王恭《吴云归兴送别王明府子侄还姑苏》全诗解读与赏析

  1. 作者简介
  • 王恭,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闽县(今福建省闽侯县)人。明代诗人,以儒士身份被荐修《永乐大典》,后弃职归田。有《白云樵唱集》四卷传世。
  1. 诗词原文
    何处发归兴,吴江多白云。晴教积水青枫合,寒带空洲远雁分。游子前年别张掖,酒泉南头夜霜白。扁舟忽过钓龙台,回首姑苏是乡陌。小阮曾为叔父知,十年应负竹林期。参差雨雪遥相问,迢递关河又别离。羡君兄弟东归去,白马双嘶首前路。行人未听虎丘钟,春风已绿吴门树。莱衣重戏莫迟迟,百里邦君有所思。悬知旧国看云处,不比甘州见月时。

  2. 诗意解读

  • 何处发归兴,吴江多白云: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何处发”表达了一种迷茫和寻找的心理状态。而“吴江多白云”则描绘了吴江地区多白云的美景。
  • 晴教积水青枫合,寒带空洲远雁分:描述了晴朗天气下江水与青枫的交融,以及寒风中的空洲上远处飞雁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 游子前年别张掖,酒泉南头夜霜白:回忆了作者在张掖的往事,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及对离别之地的眷恋。
  • 扁舟忽过钓龙台,回首姑苏是乡陌:通过扁舟过钓龙台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回顾。“回首姑苏是乡陌”则直接点明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小阮曾为叔父知,十年应负竹林期:提到了曾经的小阮对自己的关照和期望,表达了感激之情以及对过去的追忆和反思。
  • 参差雨雪遥相问,迢递关河又别离:描绘了雨雪天气下的分别场景,以及关河遥远带来的分离之悲。
  • 羡君兄弟东归去,白马双嘶首前路:羡慕兄弟能够一同回归故土,并表达了对旅途中白马嘶鸣、前行之路的不舍。
  • 行人未听虎丘钟,春风已绿吴门树:表达了行人未能听到虎丘钟声的遗憾,以及春天已经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
  • 莱衣重戏莫迟迟,百里邦君有所思:再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未能及时回到故乡的愧疚和遗憾。
  • 悬知旧国看云处,不比甘州见月时:通过想象自己在故国看到云彩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与甘州的月亮相比,故乡的月亮更加珍贵和难忘。
  1. 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亲人的不舍之情。
  • 意象运用:诗中大量使用了自然界的景象,如青枫、积雪、远雁、碧波等,这些意象既增添了诗的色彩,也深化了诗的主题。
  • 语言风格:王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善于使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诗意和深度。

王恭的《吴云归兴送别王明府子侄还姑苏》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感慨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怀念和对亲人的深厚感情。这首诗不仅是王恭个人的艺术追求,也是他对故乡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