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杨舲过彭蠡,香炉瀑布空青里。
浔阳渡口买江鱼,落帆酌酒看潮起。
吴楚归来静掩门,旧游山水共谁论。
伸蒙岩头醉秋月,太常峰前闻夜猿。
林扉只爱长潇洒,那知忽尔天书下。
何日东还遂隐心,抱琴来访垂帷者。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祜。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

“书董景和家藏高待诏山水图”:这是诗的开头,提到了“书董”和“高待诏”,这是指董其昌和高其佩这两位著名的画家或书法家。他们被提到可能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或他们的艺术风格在诗中有所体现。

第二句

“我昔杨舲过彭蠡”:这句话描述了诗人过去乘坐船只经过彭蠡(今江西鄱阳湖)的情景。”杨舲”是古代的一种船,这里指诗人的小船。彭蠡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诗人用来象征某种意象的地方。

第三句

“香炉瀑布空青里”:这里的“香炉”指的是庐山的一个地名,而“瀑布”则可能是指庐山的某个瀑布。这句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空灵、宁静的感觉。

第四句

“浔阳渡口买江鱼”:这句诗描述了一个场景,诗人可能在浔阳渡口买了一些当地的江鱼。”浔阳”也是庐山的一个地名,可能是诗中提到的另一个地名。这里的“江鱼”可能是指当地出产的鱼类,也可能是诗人对当地美食的一种赞美。

第五句

“落帆酌酒看潮起”:这句诗描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在船上饮酒欣赏潮水上涨的景象。”落帆”可能意味着诗人正在离开一个地方,而”酌酒”则表明了诗人在享受这一刻的心情。”看潮起”则可能是诗人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增添了诗的意境。

第六句

“吴楚归来静掩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回到故乡后的心情。”吴楚”可能是指吴地和楚地,这两个地方在古代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许多文人墨客的故乡。”静掩门”则表明诗人在回家之后选择了安静的生活态度。

第七句

“旧游山水共谁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游玩经历的回忆,可能包含了对友情、历史或者自然景观的思考。这里的“山水”可能指的是庐山或者其他名胜古迹。

第八句

“伸蒙岩头醉秋月”: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伸蒙岩头醉酒赏月的场景。”伸蒙岩头”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或者是诗人用来象征某处的地方。这里的“醉秋月”则描绘了诗人沉醉于秋天的月光之中。

第九句

“太常峰前闻夜猿”: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太常峰前听到夜猿的叫声的情景。”太常峰”是庐山的一个著名山峰,而“夜猿”则是一种自然的声音,可能象征着夜晚的自然美或者是诗人内心的感受。

第十句

“林扉只爱长潇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喜爱,尤其是对于山林的豁达和自由。这里的“林扉”可能是指山林中的门户,也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心灵窗口。

第十一句

“那知忽尔天书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和偶然性的认识。”天书”在这里可能是指来自天上的信息或者启示,而“忽尔”则强调了这种信息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

第十二句

“何日东还遂隐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愿望。”东还”可能意味着诗人想要回到东方的某个地方,而“遂隐心”则表示诗人希望能够彻底地放下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第十三句

“抱琴来访垂帷者”: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抱着琴前来拜访一位隐居的学者或智者的场景。这里的“垂帷者”可能是指那位隐居的学者或者智者,他们的生活方式与诗人的理想相符合。通过这样的交流,诗人可能找到了共鸣或者启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人生哲理以及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的诗歌。通过对庐山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