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岗古墓鸡垄边,蔓草离离生野烟。狐狸养子隐荆棘,乌鸢作巢衔纸钱。
石麟埋沈土花湿,雕砖剥落樵人拾。天阴燹火暗复明,月下精灵语还泣。
此坟未必无子孙,夙昔传闻皆宦门。浮荣一去不复盛,空馀古木啼清猿。
谁家新冢高数尺,又买西家坟头石。忆过秦中北邙路,丧车辚辚冢无数。
黄金买山葬死灰,昨日官军斫坟树。崩茔断圹碎苔痕,髑髅无声眠草根。
生前意气动山岳,身后凄凉邈九原。君不见羊公岘首石已刻,季子延陵碑尚存。
锦袍醉倒长安市,谁招𦶜石江心魂。岂知百年后,身世两俱没,贵贱终同草上尘。
升沉且进杯中物,笑矣乎,悲矣乎,眼中之人今有无。
此诗为五言古诗,共八句。
译文:
鸡公垄荒废的古墓边长满蔓草,野烟缭绕中透出荒凉的气息。狐狸养子的巢穴隐于荆棘之中,乌鸢筑巢衔来纸钱。
石麒麟被埋没在土下湿漉漉地露出地面,雕花的砖块被剥落,樵夫拾取。天空阴沉,战火纷飞后再次变得明亮,月下幽灵哭泣着诉说着什么。
这个坟墓的主人未必没有子孙后代,从前传闻都是官宦门第。浮华的荣华一旦消失不再兴盛,只剩下古树间传来清猿的哀啼。
谁家新坟高数尺,又在买西边人家的坟头石。回忆过秦州(今甘肃),北邙路上丧车络绎不绝,墓地无数。
黄金买山葬逝者,昨日官军砍伐坟墓树木。崩坏的坟茔断开的墓穴上布满苔痕,髑髅无声地躺在草根中。
生前意气激荡山河,身后凄凉远遁九原。君不见羊公岘首石已刻,季子延陵碑尚存。
锦袍醉倒在长安市,谁招魂石江心魂。岂知百年之后,身世两俱没,贵贱终同草上尘。
升沉且进杯中物,笑矣乎,悲矣乎,眼中之人今有无。
注释:
鸡公垄:地名,泛指荒废的古墓。
蔓草离离生野烟:形容荒凉的景象。
狐狸养子:比喻权贵的子孙。
乌鸢作巢衔纸钱:用乌鸦和老鹰等鸟儿筑巢并衔纸钱祭奠死者。
石麟埋沈:指将石麒麟埋葬在泥土中。
雕砖剥落:形容破败不堪的样子。
天阴燹火暗复明:战火熄灭后,天又变晴了。
月下精灵语还泣:月光下精灵们还在哭泣。
此坟未必无子孙:这里说这坟墓的主人可能仍有后人。
夙昔传闻:从前的传说或传闻。
浮荣一去不复盛:富贵荣华过去就不再有了。
空馀古木啼清猿:只剩下枯树和猿猴的叫声。
谁家新冢:是谁家的新坟?
又买西家坟头石:又买了西边人家的坟头石头。
秦中:指秦州(今甘肃)。
长安市:长安城内的市场。
黄金买山:用大量的黄金购买一块山。
昨日官军斫坟树:昨天官府的士兵砍伐坟墓上的树木。
崩茔断圹:毁坏坟墓。
碎苔痕:残砖断壁上苔藓的痕迹。
髑髅无眠根:死人的骷髅没有安眠的地方。
生前意气:生前的豪情壮气。
身后凄凉:死后的凄凉寂寞。
君不见:你看不见/你听不见吗?
羊公岘首:即晋羊祜之墓,在今湖北省襄阳县东南,岘山上立有羊公碑。
季子延陵:即吴国季札之墓,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北,延陵山上立有季札碑。
锦袍醉倒:穿着锦绣衣裳的人喝得酩酊大醉倒地。
𦶜石江心魂:把魂魄投到江里。𦶜(yín)是传说中的河神。
贵贱终同草木:无论地位高低最后都归结为一堆黄土。
升沉且进杯中物:人生升沉得失就像酒杯里的酒一样变化无常。
眼中之人今有无:现在还有谁是他的朋友吗?
赏析:
《鸡公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创作背景不详。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荒废古墓的画面,通过描绘主人公在古墓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鸡公垄”,点明了诗的主题——古墓荒废,荒草遍地。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草丛中狐狸和乌鸦筑巢的情景,以及古墓中的石麒麟和雕刻精美的墓碑,进一步营造了一种荒凉、寂寥的氛围。然而,在这一片荒凉、凄清的环境中,主人公却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执着。他看到狐狸和乌鸦在荆棘丛中筑巢,看到石麒麟被埋在泥土中,看到古墓中草木繁茂的景象,这些都让人感到生命的力量和希望的存在。这种生命的力量和希望的存在,正是诗人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第二句“蔓草离离生野烟”,进一步强调了荒废古墓的荒凉气息。这里的“离离”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草丛中茂盛的野草,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这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却被荒废的场景所掩盖,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凄凉。同时,“生野烟”三字也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草丛中的野草仿佛有了生命一般,与主人公产生了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第三句“狐狸养子隐荆棘”,进一步描绘了狐狸和乌鸦筑巢的情景。这里的“养子”二字,不仅指狐狸和乌鸦,更暗示了人世间的一种无奈。狐狸和乌鸦在荆棘丛中筑巢,虽然面临着危险和困难,但它们却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栖息之地。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诗人所要赞美的品质。同时,“隐荆棘”三字也进一步突出了荒废古墓的特点,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描绘古墓中的石麟、雕砖、樵夫等人的形象,进一步展现了荒废古墓的特点。其中,“石麟”、“雕砖”、“樵夫”等词语,不仅描绘了这些物品本身的特点,更通过这些特点反映了古墓所处的环境和氛围。同时,这些物品也在无形中传达了某种寓意和内涵,使得整首诗的思想内涵更加丰富。
第五句“天阴燹火暗复明”,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混乱场面。这里的“天阴”二字,既描述了天气的变化,也暗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影响。而“燹火”则直接指向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这里的“暗复明”三字,则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战争前后截然不同的景象。一方面,战争前的黑暗笼罩着一切;另一方面,战争后的光明又重新照亮了大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第六句“月下精灵语还泣”,进一步描绘了月夜下的凄凉场景。这里的“月下精灵”三字,既指月亮,也指月下的亡灵。他们虽然没有声音,但却在默默地承受着生死离别的痛苦。而“语还泣”三字,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这种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里的“精灵”二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看法。他认为,无论是生者还是死者,都在不断地经历着人生的起起落落,都在不断地感受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因此,诗人认为应该珍惜生命,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
第七句“此坟未必无子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延续的思考。这里的“此坟”二字,既指荒废的古墓,也指诗人自己。而“未必无子孙”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乐观态度。他认为,即使这片土地已经荒芜,但仍有可能有人继承它的遗志和精神。同时,这里的“子孙”二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传承的思考。他认为,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个人的成功和荣耀,更在于能够传递下去的文化和精神。因此,诗人鼓励大家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第八句“夙昔传闻皆宦门”,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看法。这里的“夙昔传闻”三字,既指过去的传闻,也指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而“皆宦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深刻认识和反思。他认为,官场生活充满了诱惑和陷阱,人们往往为了名利而失去自我,甚至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诗人呼吁大家要远离官场,保持清白之心,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一部分的诗句,既是对官场生活的讽刺和批判,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讨,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第九至十四句,诗人通过描绘荒废古墓中的景色,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思考。其中的“生前意气”四字,既指生前的豪情壮志,又指死亡后的凄凉寂寞,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而“身后凄凉邈九原”三字,则进一步强调了死后世界的荒凉和冷漠,使得整首诗的思想内涵更加丰富而深刻。
尾联“君不见羊公岘首石已刻,季子延陵碑尚存”,以历史典故作为结尾,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和意义。这里的“君不见”三字,既是对前文的回忆和回顾,又是对读者的提醒和警示。通过提及羊公岘首石和季子延陵碑的故事,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敬仰,同时也提醒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珍视文化传承和个人修养。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荒废古墓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敬仰之情。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荒废古墓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