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陈明之,有此两玉骢。一骢色作葡萄锦,一骢雪尾云为鬃。
咄哉明之此非画,两胡碧眼睛相射。手中绿绳三尺捶,人马意态俱闲暇。
燕郊二月沙草春,淡风艳日开烟尘。两龙浴罢桃花水,迥视八极生精神。
十年侍朝未央殿,西北贡马寻常见。驽骀岂有仗下材,空劳万乘临轩看。
有如此图诚不多,举足万里无山河。试令放驰九折坂,定与飞鹘争先过。
神物不受人间役,冥冥天意应相属。明朝卷轴送还君,莫使春雷惊我屋。

【赏析】

陈明之是唐代的画家,他的画马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首《二马图》是陈画中的一幅名作。全诗以画中两马为中心展开,通过对它们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国力强盛、民族尊严和人民生活安定的赞美。

“壮哉陈明之,有此两玉骢。”首句点题,说明此画乃画家陈明之作,并称赞画马非常壮观;“两玉骢”三字形容马的美丽、健壮、矫健。诗人通过这一赞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爱戴之情。第二句写一骢色如葡萄锦,一骢雪尾云为鬃。这两句描写了画中两马的外形特征,其中“葡萄锦”形容骏马的毛色,而“雪尾云为鬃”则形容马的鬃毛洁白如雪,且随风飘舞。

接下来两句用“咄哉”一词来表达对陈明之画技的赞叹。这两句诗表明陈明之并非只是画了两只普通的马,而是画了两只神采奕奕、威风凛凛的神马。这两句诗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国家强盛、民族尊严的自豪感。

第三四句是整首诗的重点,也是诗人对陈明之画作的赞美之处。“燕郊二月沙草春,淡风艳日开烟尘。”“燕子飞翔于郊野,二月的沙草开始发春,淡雅的微风拂过艳阳,天空中弥漫着尘埃。“沙草”、“淡风”等词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烟霞”二字更烘托出一种朦胧美。“两龙浴罢桃花水,迥视八极生精神。”诗人用“桃源”来形容桃花水,意在表达春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生机。同时,这两句也展现了画中两马的雄姿英发。

第五六句是诗人对画中两马的进一步描绘和赞美。“十年侍朝未央殿,西北贡马寻常见。”“十年”二字暗示了陈明之绘画技艺的高超与精湛;“未央殿”则是皇宫的象征,意味着画中两匹马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西北贡马寻常见”则说明这幅画作在当时已经非常著名。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最后一笔,也是最为精彩的一笔。“有如此图诚不多,举足万里无山河。”诗人用“有如此图”来赞美画中的两匹马,同时也表达了对陈明之画作的敬仰之情。“举足万里无山河”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强大、疆域宽广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画中的两匹马,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强盛、民族尊严和人民生活安定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