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浔阳暂泊舟,驿楼官树晚烟稠。
多情误作琵琶梦,惊觉蛮天瘴雨秋。

【注释】

浔州驿:指浔阳江边的驿站。

客里浔阳暂泊舟:客居浔阳,暂时停泊在江边。

官树晚烟稠:官署旁的树木被晚霞映红,浓密如烟。

多情误作琵琶梦:错把琵琶女的多情当做自己的爱情。

惊觉蛮天瘴雨秋:惊醒之后,发现是瘴雨天气。

【赏析】

这是一首写羁旅之愁的诗。首联写诗人在浔阳江边的驿站中停泊时所见的景致;二、三联则写诗人对眼前景物的感受。“官树晚烟稠”,点出时间是傍晚,且是烟雾迷蒙之时,为全诗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多情误做琵琶梦”,以琵琶女喻己,说自己因多情而陷入虚幻的爱情之中。“惊觉蛮天瘴雨秋”,又回到现实,写自己从梦中醒来,只见到满眼的瘴雾,已是深秋,触景生情,更添愁绪。

诗的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抒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前人论及此诗,以为其有“奇情”:“一结尤可玩。”(胡应麟《诗薮》)“奇情”即奇想,即幻想。“奇想”与“幻境”虽近,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指幻想中的奇异境界,后者是指幻想所达到的境界;前者往往带有某种主观性,后者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境界。此诗中的“奇情”和“幻境”都是作者的想象,但“幻境”却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多情误做琵琶梦”一句是写景,“惊觉蛮天瘴雨秋”一句是抒情。

这首诗在构思方面很有特色。诗题是“浔州驿”,写的自然是在浔州江边的驿馆中所见到的景色和感受到的愁思。但诗人并不直接描写这些景物和自己的感受,而是用一个“梦”字来过渡。这个“梦”,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什么呢?就是诗人在驿楼上所看到的晚霞、官署旁的浓绿的树木以及笼罩着它们的晚烟;虚写什么呢?就是诗人所做之“梦”。这样,就使读者的注意力由实转向虚,再由虚引向实。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很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