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平居是百蛮,烟花江月也同攀。
一从烽火连天后,纵有神珠去不还。
注释:不要说平日里我们都是百蛮人,即使是烟花和江月,我们也一同欣赏。自从战火连天以来,即使有神珠在手,也难以归来。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战乱后和平生活的反差,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诗中“交州即事”是题目,指的是作者在交州(今越南北部)的生活所见所感。整首诗以平易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战乱之后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恨。
莫道平居是百蛮,烟花江月也同攀。
一从烽火连天后,纵有神珠去不还。
注释:不要说平日里我们都是百蛮人,即使是烟花和江月,我们也一同欣赏。自从战火连天以来,即使有神珠在手,也难以归来。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战乱后和平生活的反差,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诗中“交州即事”是题目,指的是作者在交州(今越南北部)的生活所见所感。整首诗以平易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战乱之后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恨。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万里风涛暮,”点明地点与时间;次句“镡江一杙舟”,点明人物和活动。三、四句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云行吴沼雨,客梦沁园秋。”这两句诗是全篇的核心。“云行吴沼雨”,是说诗人看到天边云层像在吴地的池塘上空飘动,又像下雨了,写出了天空中风云变幻、变化无常的气势;“客梦沁园秋”,是说诗人在梦中回到了故乡,梦见了秋天的景色;“吴沼”是春秋时吴国的园林,“沁园”是东晋谢安宅第名
夜过庾园用张锦堂刺史韵客来名胜地,花草谢春香。 落拓风凋木,荒寒菊傲霜。 夜磷生屐齿,秋雨蚀诗坊。 独有旧时月,依然过石廊。 注释: - 客来名胜地:客人来到风景优美的地方。 - 花草谢春香:春天的花草已经谢了,失去了它们的芬芳。 - 落拓风凋木:风吹落败落的树木。 - 荒寒菊傲霜:菊花在寒冷的环境中仍然挺立不倒,展现出它的坚韧和美丽。 - 夜磷生屐齿:夜晚月光照射下,鞋子上留下了磷火的光辉。
【注】残阳:傍晚的夕阳 赏析: 这是写秋日景色的七绝,全诗以“空庭”“冷天”等词语勾勒出一幅秋日傍晚的寂静、凄清图景。此诗意境深远,含蓄婉约。 首句“空庭晻暧欲沈西”描绘了一片落日的余晖,将整个庭院渲染得如烟似雾,仿佛要沉没在西方。这一句通过视觉感受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 次句“冷天松梢看鹤栖”,则转向了听觉感受。寒冷的天气使得松树枝头的鸟儿也不愿离去,它们栖息在枝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要求,然后根据理解的内容和关键词语筛选并组织答案。本诗是一首七绝,首句写雨后天晴,阳光照射池亭,水面上荷花、菱角竞相开放;二句写阳光照耀,水波荡漾,花影婆娑,树林里鸟儿鸣叫;三句写花影被风吹动,碎成片片;四句写竹林茂密,挡住云缝,山泉泻下,石头倾斜。最后一句写可以在此寄傲,不必去管外面世界如何。 【答案】 译文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百尺台隍枕缕堤,人家半郭爨烟低。 - 注释:百尺高台,台边有水渠环绕;城楼靠近城墙,炊烟袅袅升起。 - 赏析:诗人描绘了河阳城的雄伟景象,百尺台隍象征着城楼的高大与威严,台边有水渠环绕意味着城内设施完备。城楼上的人烟袅袅升起,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2. 山光雨后青拖出,麦草春深绿剪齐。 - 注释:雨后山上景色如画,麦草在春天生长得十分茂盛,颜色翠绿
永思堂 茫茫宇宙内,荡荡成古今。 凄凄霜露繁,恻恻游子心。 终天何漫漫,长夜竟沉沉。 庭闱不复趋,宰木风满林。 林中有啼鸟,呜呜吐哀音。 感兹物性微,我怀良不禁。 入室若有见,焄蒿或来临。 区区抱遗体,戚戚幽怨深。 嗟余念弗髦,多难早见侵。 为君赋永思,潸然泪盈襟。 注释: - 茫茫宇宙内(茫茫:广阔无边): 宇宙中,广阔的天地。 - 荡荡成古今:(荡荡:广阔无边): 时间在宇宙中流转
注释: 日没晨复旦,海落潮再生。如何长逝魂,终天竟冥冥。 日落又见日出,海水退去潮又生。如何让逝去的魂魄永存,最终永远在黑暗中徘徊。 长风振林柯,飒爽久不停。心将寸草折,泪逐衣线零。 长风呼啸,吹动树木,清凉的感觉一直持续不衰。心如寸草,被风吹折断,泪水沿着衣襟滴落。 倚门不可见,登舆竟谁荣。眷兹椿与梓,頫仰当中庭。 倚靠在门边,却看不见你,登上车辆也无人欣赏。怀念那参天大树和高大的柱子
节妇吟为上虞黄氏作 祁祁寒日暝,袅袅秋风凉。 凄凄卷素幔,切切悲空床。 昔为双飞鸿,今作独宿凰。 妾身岂复惜,子幼姑在堂。 捐生谅非难,老稚谁扶将。 日月良有食,海水良有极。 妾身千秋年,当化山头石。 【注释】 祁祁:形容天色昏暗的样子。暝,傍晚。 袅袅:轻盈飘逸的样貌。 切切:形容声音低沉而急促。悲空床:指女子悲伤地独自睡在床上。 昔:过去,以前。 双飞鸿:比喻夫妻恩爱如鸿鹄般长久。 独宿凰
注释: 羲和,神话中的太阳神,驾六辔车驾,掌管着昼夜的更替。 青阳,指春天,是一年中阳气开始的时候。 朱火,红色的火光,这里比喻春天的阳光。 芳岁,美好的年华。 流晖,指逝去的时光。 孝子心,孝顺父母的心思。 奉觞,端起酒杯。 趍,快步行走。 去日不可留,意味着时间过得太快,不能停留。 来日方在兹,意味着未来的日子还在等待我们去珍惜和把握。 中堂,庭院的中心。 弦管,音乐乐器。 鲁阳戈
梦萱堂为孙进士子良题其二中夜有遐思,寤寐忽见之。 觉来起徬徨,四顾令心悲。 是时返哺乌,方绕庭树枝。 微禽果何知,亦各怀其私。 念我罔极恩,欲报情何施。 鉴帷月娟娟,动幔风凄凄。 鸾哀不成章,陨涕双涟洏。 【注释】 《梦萱堂为孙进士子良题二首》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之一。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平淡而清新,情感真挚深沉。 首联“中夜有遐思,寤寐忽见之”
注释: 交州,即今广西梧州。一骑冲严到市桥,形容诗人骑马匆匆地来到交州城下,显得十分庄重。夕阳烟树草萧萧,夕阳下的交州城,烟雾笼罩着,树木摇曳生姿,草地上草木凋零,一派荒凉景象。居人犹指高骈塔,城里的人们还在指着那座高骈的塔,因为塔上还残留着他的遗物。碧瓦朱甍尚未凋,虽然高骈的塔已经破旧不堪,但它上面的绿瓦还是那么鲜亮,红墙也依然鲜艳。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交州城的秋日景象,通过对夕阳、烟树
交州(今越南北部)病中录似诸友时军中绝饷以手帖干主帅索粮 注释:在交州(今越南北部)生病,记录下这些朋友。当时我军中断了粮食供给,用书信向主帅索要粮食。 问病寻方事总虚,漫劳车马慰踌躇。 注释:询问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都是假的,浪费了车子和马匹来安慰自己。 三年玉署兰台笔,学写颜公乞米书。 注释:三年后,我在玉局(即翰林院)工作,模仿颜真卿(颜公)的书法,写了一些请求粮食的奏章。 赏析:
注释:左江的江水在日日夜夜地流淌,鸟儿的声音在莎草丛中栖息。不要说天涯之遥就在此,交州更隔万重山。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左江的自然风光和地理位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写左江的江水日日夜夜地流淌,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第二句写鸟语花香,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第三句写远方的朋友不在此处,而是在遥远的交州,给人一种距离感。尾句用“万重山”来比喻两地的距离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古代以九月九为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故园:故乡。松菊:这里指菊花。松,松树;菊,菊花,皆为常绿之木。 上国:指京城长安。 新醪(láo):新酿的酒。 两地:指自己与亲人分别两地,无法相聚。 一身:单薄的身躯。 长笑:长时间地笑。 【赏析】 此诗作于重阳佳节之际,诗人在旅途中偶遇故园秋色,触景生情,不禁生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而深沉,语言简洁明快
【注释】 1. 乌帽:指黑色的帽子,古代将帅的冠饰。 2. 病参军:因病不能为国出征而感到悲伤。 3. 策勋:指立功受赏。 4. 辕门:指主帅的府第,这里借指主帅。 5. 飘零:比喻流离失所,形容诗人自己处境艰难。 6. 残魂:指已失去生命的躯体。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前两句写诗人因身体不佳,无法参加从军打仗,心中惆怅不安;第三句以“不有”二字,表明只有主帅才能拯救时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要抓住诗中主要意象,并结合诗句分析理解。“曳裾进作辕门客,拥节终惭使者星”意思是说:我穿着朝服走进军营做了一名小卒,而你身佩重节却惭愧地像天上的星星一样。诗人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去比较主帅,自愧不如。“投李报琼何日遂,空馀豪气倚青冥。”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报答你的恩情呢?只有豪气还在,但已经不能为朝廷所用了。“青冥”是山名,在陕西蓝田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