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魄载阳焰,终古无亏盈。
因人示朏朓,侧见死与生。
蟾蜍薄阴采,顾兔潜其形。
何当凌倒景,一睹天地精。

【解析】

这是一首咏月诗。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月亮的圆和缺;后四句则从人的角度来写月亮的变化,以月亮的变化来比喻人的生死、祸福、得失等。

“感寓”是说诗人有感而发,有所寄托。首联即写月亮的圆和缺。圆魄就是月亮,因称“圆魄”。阳焰,指太阳发出的光。这里用“载”字,表示“带着”,就是说月亮在天上挂着,带着太阳的光。这句中“终古无亏盈”,意思是说月亮永远都是圆满的。因为月亮从古到今没有过亏损,所以说“无亏盈”。“终古”就是“自古”的意思。

颔联承上启下,用月亮的变化来比喻人事的变化。两句的意思是:月亮之所以有时明有时暗,是因为人们看到了它的圆和缺。这里的“因人示朏朓”,是说自己看到的是月亮的明与暗,而不是月亮本身的变化。“侧见死与生”,是诗人由看到月亮的明和暗而得到的启示。这句中“侧见”就是“看到”。这四句的意思是:由于人们看到的是月亮的明和暗,所以认为月亮本身有盈亏变化。但诗人认为月亮本身并没有盈亏变化,只是由于人们对月亮的不同看法,才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颈联写月亮从阴处出来,照到了地上,使人看到了它的形体。“蟾蜍薄阴采”就是月亮在天空中出现,照到了地面上的景物。“蟾蜍”就是蛤蟆。薄阴,指天空中的云气,也就是月亮出现的场所。“蟾蜍”是蛤蟆的别名。“顾兔潜其形”,意思是说月亮在云气后面,像一只兔子那样躲藏起来。这里的“兔”是月亮的别名。

尾联进一步写诗人对月亮变化的观察。“何当凌倒景,一睹天地精”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月亮完全露出来,那时就能见到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本质。“何当”就是“何时”。“凌倒景”是指月亮完全露出来。“倒景”就是倒影。这里的倒影指的是月亮在水里或水中的倒影。“一睹天地精”意思是说:只有看到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变化,才能了解它们的本质。这里的“天地精”是说万物的本来面目、本质。

【答案】

圆魄(明月),载阳焰(带着阳光)。因人见(看到)晦朔(日月合璧为朔旦,日月分离为望日),侧见死与生(看到白天黑夜交替)。蟾蜍薄阴采(蛤蟆藏在云气下面),顾兔潜其形(兔子躲在月光里)。何当凌倒景(何时能看到明月的倒影),一睹天地精(看到万物的本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