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精格至理,寂感通幽明。
造化虽甚微,焉能外吾形。
飞霜激齐台,振风扬楚庭。
庶贱尚复尔,况与至道并。
圣功极中和,二仪为清宁。
缅彼归昌音,何时复来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感寓”,意为作者通过自己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接着,第二句“元精格至理”,意思是说,宇宙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就是“元精”。这里的“元精”可以理解为一种神秘的力量,它贯穿在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句“寂感通幽明”,意味着宇宙万物虽然看似寂静无声,但却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奥秘。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宇宙万物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第四句“造化虽甚微,焉能外吾形”,意思是说,虽然造化之力很微小,但它却存在于我们的身上,与我们息息相关。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敬畏。
第五句“飞霜激齐台”,形容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这里的“齐台”指的是齐国的太山,而“飞霜”则是形容雪花飘落在山上的情景。
第六句“振风扬楚庭”,形容了风吹过楚国的庭院,带走了许多尘埃和杂物。这里的“楚庭”指的是楚国的宫殿,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第七句“庶贱尚复尔,况与至道并”,意味着无论身份地位如何卑微低贱,我们都应该追求真理和正义。这句诗鼓励人们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第八句“圣功极中和,二仪为清宁”,这句话赞扬了圣人的功德达到了和谐的境界,天地之间充满了宁静和平的气息。这里的“二仪”指的是天地两个元素,而“清宁”则是指一种宁静祥和的状态。
最后一句“缅彼归昌音,何时复来吟”,意味着怀念那些美好的时光和声音,期待它们能够再次出现。这里的“归昌音”可能指的是某种美好的愿望或回忆,而“吟”则是一种表达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宇宙万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追求真理和正义,珍惜美好时光,期待未来更加美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