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得燕石,自谓璠与玙。
徒劳什袭重,见哂周大夫。
流俗久缪误,美价恒异沽。
所以卞和子,抱璞空长吁。
【注释】:
宋人得燕石:指战国时期卞和献璞玉的故事。
自谓璠与玙:认为这块石头是宝玉(美玉)。璠,玉的美称;玙,玉的美称。
徒劳什袭重:比喻徒劳无益。什袭,把东西包起来重重地捆着;重,重叠。
见哂周大夫:被嘲笑的周朝大臣。
流俗久缪误:流传下来的错误观念。谬,错误;误,错误。
美价恒异沽:指好的价格永远不能出售。异,不同;沽,卖。
所以卞和子:所以卞和这个人。卞和:春秋时楚国人。相传他曾得到一块璞玉,献给楚王,说这是块宝玉,但被砍去双脚。他抱璞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后终于被楚文王发现。文王派人剖开他的璞玉,果然是宝玉。文王将宝玉赐予了卞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借卞和的典故表达对世俗之人看轻真才、不辨真伪的看法的不平之情。
首联“感寓”二字点明题旨,即诗人由此想到卞和因献璞玉而受到的不公待遇。“燕石”,即燕山的石头,传说为卞和所献之玉。“自谓”两句,写宋人自以为得到了珍贵的宝物,实际上却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赞美宋人的识宝能力,实际上是在讽刺那些自认为有识人之明却反而不识货、不识宝的人。
颔联“徒劳什袭重”,是说宋人虽然费尽心思,但却无法改变他得到的其实是块石头的事实。“见哂周大夫”,则是说宋人因此被周朝的大臣嘲笑了一番。这里,诗人借用周朝大臣嘲笑宋人的典故,暗示了世人对于真才实学的轻视和不理解。“流俗久缪误”,“美价恒异沽”,进一步强调了世人对于真才实学的误解和偏见。这些诗句都在讽刺世人对于真才实学的轻视和不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偏见的不满和愤怒。
颈联“所以卞和子”,直接点出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卞和因为献璞玉而被砍去双脚,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怨恨世道,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对真才实学的信念。这一句诗是对卞和精神的象征性描述,也是诗人对于自己人生追求的表达。诗人通过卞和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于虚假的厌恶,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尾联“空长吁”,是说卞和虽然抱璞痛哭了三天三夜,但最终还是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和理解。这里的“空长吁”既是对卞和遭遇的叹息,也是对诗人自己的感慨。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失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于虚假的厌恶。
整首诗通过卞和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才实学的崇尚和对于世俗偏见的不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