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嫖姚北伐时,汉兵五道同出师。
使者三河募豪杰,材官半是幽并儿。
雁门燕郊一丈雪,交河蹴踏层冰裂。
鸟旆遥翻青海云,蛇弓乱射阴山月。
青海阴山若个边,芳闺桃李为谁妍。
三年玉箸频啼处,万里金钲尚未旋。
机中锦字织成久,漫诉相思别离后。
鸳被春来夜梦多,龙沙秋尽寒川走。
飞书昨夜入咸阳,诏更徵兵屯朔方。
苦战匈奴围未解,铁衣着尽边庭霜。
边庭风霜那可度,望断关山不知处。
衣冠讵惜鸾带赊,楼高枉盼鸿音暮。
自古封侯燕颔身,肯思中妇凤楼尘。
但令疏勒风烟扫,丼作阳台云雨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别离》。全诗共八句,依次为:

将军嫖姚北伐时,汉兵五道同出师。
使者三河募豪杰,材官半是幽并儿。
雁门燕郊一丈雪,交河蹴踏层冰裂。
鸟旆遥翻青海云,蛇弓乱射阴山月。
青海阴山若个边,芳闺桃李为谁妍。
三年玉箸频啼处,万里金钲尚未旋。
机中锦字织成久,漫诉相思别离后。
鸳被春来夜梦多,龙沙秋尽寒川走。
飞书昨夜入咸阳,诏更徵兵屯朔方。
苦战匈奴围未解,铁衣着尽边庭霜。
边庭风霜那可度,望断关山不知处。
衣冠讵惜鸾带赊,楼高枉盼鸿音暮。
自古封侯燕颔身,肯思中妇凤楼尘。
但令疏勒风烟扫,丼作阳台云雨人。

逐句释义如下:

  1. 将军嫖姚北伐时,汉兵五道同出师。
    这句描述了一位将军在北伐战争时期,率领着五路军队一同出征。

  2. 使者三河募豪杰,材官半是幽并儿。
    派遣使者在黄河、渭河、泾河等三河地区招募英勇的豪杰,这些士兵大多来自北方的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和山西一带)。

  3. 雁门燕郊一丈雪,交河蹴踏层冰裂。
    描述的是雁门关附近的燕郊(今北京附近)、交河(今新疆吐鲁番)等地积雪深厚,士兵们在雪地中奋力前进,脚下的冰层被踩得裂开。

  4. 鸟旆遥翻青海云,蛇弓乱射阴山月。
    形容军旗飘扬在遥远的青雘山之上,士兵们在寒冷的夜晚拉满了弓弦,试图射出箭矢射击远处的阴山(即今天的内蒙古境内山脉)。

  5. 青海阴山若个边,芳闺桃李为谁妍。
    青海和阴山(即今甘肃西部和内蒙古中部高原)远隔千里,而女子闺房之中的桃花与李花盛开,却无人欣赏。这里的“芳闺”是指女子的内室,“妍”指的是美好或艳丽。

  6. 三年玉箸频啼处,万里金钲尚未旋。
    三年来,妻子们因丈夫长期征战在外而多次落泪哭泣;然而丈夫却未能归来,手中的金钲(乐器)也未曾旋转。这里的“玉箸”可能指妇女用来擦拭眼泪的玉制的手帕,“金钲”是一种铜制的打击乐器。

  7. 机中锦字织成久,漫诉相思别离后。
    家中的妻子通过织锦的方式表达了长久以来的思念。

  8. 鸳被春来夜梦多,龙沙秋尽寒川走。
    春天来临的时候,妻子常常梦见丈夫;到了秋天,当龙沙(今新疆罗布泊一带)的寒气消散之后,丈夫仍未归来。这里的“鸳被”指的是夫妇用的被子,“龙沙”指的是沙漠地带。

  9. 飞书昨夜入咸阳,诏更徵兵屯朔方。
    昨晚有急信飞奔进入咸阳城,朝廷下令增兵驻守在北方边疆。

  10. 苦战匈奴围未解,铁衣着尽边庭霜。
    经历了艰苦的战斗,匈奴的包围仍然没有解除;士兵们身上穿着铁甲,在寒冷的边疆环境中冻得浑身发红(即铁衣),这象征着将士们的牺牲和辛劳。

  11. 边庭风霜那可度,望断关山不知处。
    边塞的严寒和风霜无法忍受,远远望去关山重重,却不知道丈夫究竟在哪里。

  12. 衣冠讵惜鸾带赊,楼高枉盼鸿音暮。
    即使衣冠不整齐也不吝惜宝贵的羽毛带子,但高楼上只能徒然地盼望鸿雁传来的消息,直到傍晚。

  13. 自古封侯燕颔身,肯思中妇凤楼尘。
    自古以来,能被封为侯的人往往都是英俊潇洒的男子,而那些留守家中的女子们则渴望得到像凤凰那样高贵的爱侣。

  14. 但令疏勒风烟扫,丼作阳台云雨人。
    如果能扫除所有的敌人和叛乱(疏勒),那么就像神仙一样享受阳台上的云雨之欢(即夫妻恩爱)。

此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北伐期间征伐异族的情景,反映了战争中的紧张气氛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同时,也表达了妻子们对远征丈夫的深深思念和期盼。整首诗情感细腻真挚,语言生动形象,展现了古代战争背景下的人间百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