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彤墀喙便长,有时鲍老也当场。
富平未起符离又,可悔弹文到李纲。

读宋史张浚传二首

诗句与译文对照详解

  1. 诗句释义
  • 一立彤墀喙便长,有时鲍老也当场。
  • 彤墀:指宫殿的台阶或台阶上的红色装饰。
  • 鲍老:指古代乐伎中善于表演杂技的角色之一,常用来比喻技艺高超之人。
  • 场:原意指戏剧演出的场所,此处引申为表演或竞技。
  • 富平未起符离又,可悔弹文到李纲。
  • 富平:可能指的是北宋时期的富平县,位于今陕西省。
  • 富平未起:暗示历史事件尚未发生或尚未展开。
  • 符离又:符离县,位于今安徽省宿州一带,历史上曾多次成为兵家争夺之地。
  • 李纲:南宋时期著名抗金将领,曾任宰相,主张积极防御策略。
  1. 译文注释
  • 第一首诗:“一立彤墀喙便长,有时鲍老也当场。”
  • “彤墀”:宫殿的红色台阶。
  • “喙便长”:形容某人才华横溢,能言善辩。
  • “鲍老”:即“鲍老装疯”,指假装疯癫的人。在戏剧表演中,演员通过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模仿人物形象。
  • “当场”:原指舞台表演现场,此处借指实际发生的事件或情境。
  • 第二首诗:“富平未起符离又,可悔弹文到李纲。”
  • “富平未起”:暗示某事件尚未发生或尚未开始。
  • “符离又”:符离县再次成为军事争夺的焦点。
  • “李纲”:南宋名将,曾参与抗金斗争。
  1. 赏析
  •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两位历史人物的形象,通过对比其才华与命运,引发读者对历史事件的深思。
  • 诗中巧妙运用典故和比喻,使诗句富有文学韵味。如“鲍老装疯”既展示了戏剧表演的魅力,也体现了古人对机智过人者的赞赏。
  • 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流畅,充分展现了王志坚的诗歌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