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烟屿西,掩阁卧花溪。
春不邀愁去,莺来搅梦啼。
他乡三月病,新绿几枝齐。
捣药茅檐下,空林日又低。

这首诗《花溪春暮》是明代诗人王醇的作品。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诗歌原文
    苍苍烟屿西,掩阁卧花溪。
    春不邀愁去,莺来搅梦啼。
    他乡三月病,新绿几枝齐。
    捣药茅檐下,空林日又低。

  2. 诗意与注释

  • 苍苍烟屿西:描述了一座烟雾缭绕的小山的西边,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
  • 掩阁卧花溪:描绘了一座楼阁掩映在花溪之中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 春不邀愁去:春天并没有驱散我的忧愁,反而让我更感愁思。
  • 莺来搅梦啼:鸟儿的歌声惊醒了我,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 他乡三月病:我在他乡度过了一个生病的三月,这里的“三月”可能指的是春天,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新绿几枝齐:新长出的嫩叶几乎遍布整个树枝,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捣药茅檐下:在一间用草药捣制药物的小屋檐下,这里的“捣药”可能是象征性地表达诗人的内心活动,如炼丹、祈祷等。
  • 空林日又低:空荡的树林中,太阳渐渐落低,营造了一种寂静而又凄凉的氛围。
  1. 诗词赏析
  • 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五言律诗形式,每一句都押韵,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
  • 通过对比自然景物的变化(如春的到来、鸟儿的鸣叫、草木的生长),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从一开始的愁绪到春天的到来,再到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情感变化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慨。

《花溪春暮》不仅展示了王醇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以及他们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